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短評|馮程程X再拒劇團《萬里尋親記》
›
* 轉自作者 Ping-Hao-Chen 臉書文章 文|陳平浩(影評人) 劇場導演馮程程來自香港,當年她的父親在選擇逃往「香港」或「台灣」時,選擇了前者(所以她在香港誕生長成香港人)。如今,反送中運動之後的如今,她選擇了後者,一邊想像父親當年若來台灣會是怎樣的生活、一邊思考家...
劇評|【念無血緣關係者,自由之海 — 馮程程 X 再拒劇團《萬里尋親記》】
›
* 全文轉自 ARTalks 文|黃亞歷(台新獎提名觀察人) 選擇不同程度的「素人」作為演員,以最簡易的道具、演出者、燈光、布景作為劇場呈現的方式,使《萬里尋親記》在演出一開始,就面對了難度不小的挑戰。但也因毫不掩飾的破題、揭露、表態,直接在舞台上對素人進行引導式的對話、互動...
劇評|【馮程程 / 萬里尋親記】
›
★一封來自「心碎小子不再心碎」的投稿 時間|2022/8/13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演出|馮程程、廖晨志與五位可能的父親 由馮程程帶入一個方框進場,說起自己正在尋父的下文,如果當年父親移民到台灣,台灣的父親與她成長的可能經歷。隨後與依據共通條件尋找的五位素人透過...
劇評|【尚未自由的療傷之旅:《萬里尋親記》】
›
* 全文轉自 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黃馨儀 (駐站評論人) 時間|2020/8/14 14:30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 「既然我還可以自如地往來、說話,那我就當好好把我所知道的,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都向台灣朋友好好說一遍。這就是我做這個演出的目的。」這是放在前台的一份尋父啟示中,創...
2022年9月3日 星期六
劇評|【跟來台尋父的女兒,一起面向明天——《萬里尋親記》】
›
* 全文轉自 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陳正熙 (駐站評論人) 時間|2022/08/13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 「人世間太多人下落不明,吉凶未卜,期盼失散的人在台北重聚。」 「來台尋父」啟事的這段話,將1949年、2020年、和2022年的當下,連接了起來:一位父親在台灣和香港之間選擇...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
「進入深處」賈克 · 艾路爾說:「你將會看見。」 —— 《汀克溪畔的朝聖者》,安妮 · 迪勒 疫情之初,世界上許多的博物館與劇院紛紛閉館,許多關於 5G 、線上展覽、工作坊、劇場直播的緊迫性,也在一種不得不然的狀態下被重新思考並產生相當多的討論。但我們清楚知道,...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臺南藝術節X再拒劇團《感傷之旅》
›
臺南藝術節X再拒劇團《感傷之旅》 攝影:唐健哲 演出時間:10/23(三)-10/27(日)11:30、12:30、13:30、14:30、15:30、16:30、17:30、18:30、19:30、20:30 演出地點:台南老爺行旅(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一段36...
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
音樂說書劇場及親子工作坊巡迴演出! 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X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 不被訴說的故事,未能傳唱的歌謠,在歷史與時空的縫隙之間,我們將找出時間的片段重新對話。走過戒嚴時期的台灣,人們不問不看不聽,漸漸的佚失許多記憶。透過重建回憶,找出歷史的真相,走唱高雄、台...
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譯譜者計畫:開放的譯譜室
›
「譯譜者」這一個計畫,聚集了音樂舞蹈研究者謝杰廷、音樂家鍾玉鳳與藝術家黃思農一起考察各類的「譜」。「譜」需要的不只是閱讀也有解譯與演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覺「譜」蘊含如此多的認識預設在背後:例如對符號的認識、對歷史的認識、對表演/演奏技術的認識、對音的認識、對身體乃至時間與...
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再拒劇團【帷幕之後:2018表演藝術直播藝術季】節目表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