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拒劇團 Against Again Troupe
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劇評] 07公寓聯展-排練地點就是演出地點

›
文/林乃文 日期:2007年8月5日晚 地點:北新路二段八十號四樓「再拒公寓」 策展人:黃思農 作者:丁訓斌、吳霞、曾彥婷 演員:宋禹論、黃郁晴、黃煒翔 這齣戲的印象一直留在腦海,我用很拙劣的草圖畫下大概的樣子。走上四樓老公寓,三十年以上屋齡。牆壁上有...
20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劇評]揠苗助長,還是揠苗不長?──評再拒劇團《宛如幼蟲》

›
本文轉載自 LULUSHARP 個人新聞台 文/于善祿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幼蟲是動物個體發育中頗具形態和生理特點並有胚胎性質的發育階段。幼蟲一般具有暫時性專有器官或構造以適應其獨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http://134.208.10.81/cped...
2006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劇評] 自黃緣文《宛如幼蟲》延伸殘酷戲劇之感談

›
本文轉載自 屋簷頂上吹吹風-appitlo JASSCDING 的網路日誌 文/appitlo 幼蟲,如果把它看待為一種進行式就會延伸所謂希望和期待的聯想,但如果幼蟲的形式轉換為一種永恆狀態的時候,所意味的卻會成為了絕望憤概等諸多負面字眼的延伸。 這是我在《宛如幼蟲》...
2006年10月9日 星期一

[劇評] 宛如幼蟲-宛如.桃花源

›
文 / kitano 前一天,我在國家戲劇院三樓,《暗戀桃花源》在偌大的舞台上,表坊與明華園兩個「國家級」劇團以知名的表演者、水準之上的表演互相較競、各展魅力。那是布爾喬亞的呈現,是劇場創作者的夢想。 隔天,我在牯嶺街小劇場,《宛如幼蟲》在觀眾伸手可及的舞臺上,四個藝術家憤...
2006年9月10日 星期日

[劇評] 再拒劇團-《宛如幼蟲》

›
本文轉載自 橙先生的部落格 文/鄭仁博 亞陶再現 繼今年五月份台大戲劇系搬演亞陶名著「血如噴泉」之後,再拒劇團不惶多讓也打出亞陶牌,而且還找來另外三位和亞陶同樣有著高度傳奇色彩,並且在所屬領域亦被視為異類的精神分裂舞蹈家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F. Nij...

[報導]宛如幼蟲為社會邊緣人嗆聲── 中國時報95年9月10日星期日

›
2006.09.10 中國時報 陳淑英/台北報導 「被社會所排除的人,雖然我們仍然叫他們『人』,但事實上他們都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再拒劇團2006年新作「宛如幼蟲」導演黃緣文,今(10日)晚將在牯嶺街小劇場、透過4個「瘋狂天才」所留下的文字做為底本、引言,闡述人類集體...

年輕人有話要說 再拒劇團跳脫框架 另類詮釋社會議題

›
(本文轉載自世新大學 小世界大文山社區報 ) 記者葉芳妤/新店報導 位於新店北新路的「再拒劇團」(原名:再次拒絕長大劇團),是由一群擁有強烈創作欲望、年齡相仿和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組成,積極表達新世代青年對社會各層面和階級的想法,以及對人的關注。 團長黃思農表示,劇團...
2006年9月9日 星期六

﹝迴響﹞關於死亡詠嘆調、《幼蟲》幾條隨想

›
本文轉載自 不道德悖論。 文/esaurimento 徹夜尋死的喪禮。 他鄉遇故知、他鄉遇故知。 一、 完後和導演談不到幾句話就草草結束,遺憾了事,其實很想仔細多聊點,畢竟今夜讓我激烈地興奮,有他鄉遇故知的錯覺。 畢竟小眾是小眾,熱愛死亡再是小眾、表現地好更是少之...
2005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讓藝術吵上街 《吵》藝術節開跑

›
(原文刊載於 生命力新聞 ) 生命力記者/吳國基報導  由台北市都會創意園區推動協會主辦,以「藝術圍城」、希望把藝術帶到台北市每一角落的概念為主題的《吵》藝術節,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台北市信義區華納威秀行人道區舉行,這次《吵》藝術節的主要目的,是為一些街頭表演者,提供...
2003年1月31日 星期五

〈微型劇場─公寓聯展2011〉

›
更多相關資訊即將公布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