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報導] 來公寓看戲 微型劇場顛覆空間[09/6/25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09/6/25

 去哪兒看戲?來我家公寓吧!為了節省經費,「再拒劇團」直接把團長黃思農的住家公寓當成演出場域,推出新作《居+》。住在新店北新路二段的黃思農,兩年 前苦尋便宜的演出場地不可得,索性將腦筋轉回自己住的公寓。他以「公寓聯展」的形式,讓演員在客廳、廚房、臥房演出,並自稱為「微型劇場」。
 成立於二○○二年的再拒劇團,主要成員來自輔大戲劇社,過去曾參與兩廳院廣場藝術節與台北詩歌節,另有《宛如幼蟲》、《沉默的左手》等作品發表。兩年 前,團員們憑著「有沒有哪個演出場地不用花錢」的簡單念頭,黃思農與團員們四處尋找看似廢棄、閒置的空間,希望可進駐演出,結果卻是徒勞。因為這些廢棄空 間常面臨複雜產權問題,劇團無法進駐。

再拒劇團新作 住家就是舞台

 隨後,黃思農乾脆讓劇團在自己的公寓演出,一場雖然僅能容納十個觀眾,一個晚上頂多只能開演兩場,但不用拆台租台,不用燈光,重點是有演出機會,「公寓聯展」的形式也得以被認識。
 如今,「公寓聯展」邁向第二屆,自七月四日起開演。第一屆的演出以「人和家中空間互動」作為演出主軸,今年則以 「家」為主題。在五個演出片段中,各組創作者表達他們對於「家」的感覺與想法。
 策展人劉柏欣表示,有人談歸屬感、認同感,有人談家人的個性、家的感覺,也有人以外籍幫傭的角度,提出身處幫傭家庭、原生家庭之間,那似近又遠的特殊感 受。劉柏欣說,透過這樣特殊的演出場所,沒有正式舞台也沒燈光,其實可激發出團員不同的思考。黃思農也說:「這個公寓的空間,也正是大家創作、吵架、開會 的地方,對於團員之間是特殊又重要的。」
 其實,這類不受限於劇場、突破場域限制的演出形式,真正發揮影響力、大掀波瀾,早在八○年代的小劇場運動中就曾發生。當時的劇場工作者要顛覆傳統演出觀念與空間,從居家公寓、百貨公司到咖啡店、路邊廣場,無處不是演出舞台。
 資深劇場工作者王墨林認為,關於這類尋求在異質性空間進行表演的現象,在過去如實反映著台灣早年的小劇場運動精神,「當時正是解嚴時期,社會上百花齊放,人人想顛覆,想建立新秩序、尋找新的意識形態。在劇場界,空間的巔覆就成了重點。」

突破場域限制 演出經費更省
 
最具代表性為當時的臨界點劇團、河左岸劇團,以及後起的百樂門大戲班、演食百匯,都曾跳脫劇場,嘗試在住家公寓進行演出。由劇場導演田啟元所主持的臨界點 劇團,曾將演出帶至大街上、咖啡店,甚至走入當年的永琦百貨公司地下室演出,題材從批判當年的模特兒風潮、愛滋議題到同志故事,百無禁忌。
 王墨林也直言,如同現在的再拒劇團,「省錢」在小劇場運動強調的空間顛覆中,自然也是個重要原因。「當時沒有國家戲劇院的實驗劇場、皇冠小劇場,演出場地稀少,經濟同樣是那個年代劇場工作者的大問題。」
 時隔近廿年,眼見新生代劇場工作者仍然嘗試這樣的異質空間演出,王墨林說,「這很好,表示他們不是只把表演、劇場空間異化成媚俗的商品而已。」

1 則留言:

  1. 【敬邀關注】浮洲島水泥化危機!!
    浮洲社區為板橋市唯一保有荒野尚未開發的地區,也是台北縣唯二的國立大學之一──臺灣藝術大學的所在地。她的前身為大漢溪所淤積的沙洲,早期水患頻繁,加上位置邊緣,在擁擠繁榮的板橋市中屬於「被遺棄」的角色。雖然目前的浮洲社區因為它的低度開發,被迫收容衛星城市中的貧窮與髒亂。但浮洲豐富的文史遺跡與特殊的地景卻令她擁有無限的可能。而今,政府「工程永續」的手深入了浮洲。六月中縣政府提出的「浮洲都市計畫變更」的報告中,我們發現了浮洲將要被水泥、企業與政治利益給攻佔。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未來!!不管您認不認識我們,都希望您能給予您的支持與關注。

    更多資訊歡迎瀏覽:湳仔溝水岸聯盟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nanzaigou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