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再也沒有黑和白,左和右,只有上和下,底下非常接近到地面,我試圖向上而完全沒有在意政治這樣的小事。政治與此無關,我想的是那些普羅大眾和他們受傷的時候。」
~Transcript Of Bob Dylan`s Remarks At The Bill Of Rights Dinner at the Americana Hotel on 12/13/63
About us
再拒劇團全名「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2002年由跨域 台灣劇場工作者成立,以劇場、音樂演出、展覽、獨立劇展策畫等各種創作型態推出製作。演出以環境劇場、音樂劇場與詩劇為大宗, 亦常見重複、非敘事、意像拼貼與疏離手 法的運用,及結合物件、聲音藝術及多媒體藝術之創作; 多 部邊緣議題演出, 轉化並置換大眾文化及符碼,以多元的 藝術公共意識,探索全球化影響下階級處境、性別、身份 認同與生存意識,並曾於台北、花蓮、東京、澳門、英國卡爾地夫......等多個城市演出。
在印度與中國神話中,皆有關於「童神」的記述,台灣尚存 的重要民間信仰神「哪吒」,更以破壞殺戮、剔骨割肉的自 伐與弒父故事為所著稱。「再一次拒絕長大」意味著在幕 啟幕落、場燈明滅之間,劇場做為一種即生即死的藝術一 如「忿怒哪吒」現真實身,藝術體驗合該摧毀感官固定的接收模式,而劇場表現的原點, 亦不啻為永恆年輕的童子, 在死亡與重生的意念中輪轉。
再拒劇團近年的作品,聚焦於劇場中空間、聲音與物件結合的各種表現可能及媒介。兩年一次的環境劇場劇展《公寓聯展》,將亞洲高度資本化下狹小的公寓空間做為排練和演出場域,改變既定的觀演關係及藝術經驗。《黑暗 潮》及《諸神黃昏》則為集體創作之音樂劇場,以動作的執行作為表演,聲音、物件成為演出的本體。2012年《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則承接並延伸「微型劇場」概念,在台北、澳門及英國卡爾地夫舉辦的劇場設計展等另類空間,演出「無演員」的多媒體藝術劇展。同年,以台灣、中國青年勞動處境為本的《美國夢工廠》,參與東京藝術節 (F/T) 的「新銳公募」,透過10段互文交織的集合夢境 (collective dreams),探索劇場藝術如何在大眾文化、資本主義文化均質化力量及後現代美學去政治的張力之中,逃離失語的狀態。
Works, 2002-2012
《受壓迫者劇場─尋找布萊希特》
這齣戲是再拒劇團第一個創作,彼時雖未正式立團,但基本的創作班底已初步成形,與當時從事Dinner theater的演食百匯劇團的合作,促成這齣戲的誕生與成形。《受壓迫者劇場─尋找布萊希特》是一齣刻意模糊牯嶺街小劇場觀/演區分隔,將黑盒子改造為酒吧與劇場的複合空間的演出,演員、觀眾與演員“假扮”的觀眾雜處一室,時而對話時而互相挑釁;同時上演著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作品中的劇中人,在台灣小劇場尋找劇作家的故事,為再拒首次以後設文本為主線貫穿的環境劇場實驗。
2002年10/29~30
製作統籌 劉柏珊
編導 黃思農
與演食百匯劇團合作演出
牯嶺街小劇場 演出3場
《DÉJÀ VU》
─牯嶺街小劇場第一屆「遊戲戰爭」
這齣戲啟發自阮秀莉教授的論文《敘述和記憶》,「...有多大的記憶就有多大的遺忘,遺忘是沒有形式的記憶。」從一個劇中男孩墬樓的zoom out畫面開始,一幕幕虛構的故事上演,交雜演員排練與訪談的錄像,舞台上演員的光影投射在或者預錄或者即時的影像上,並以幻覺建立和疏離效果並置的手法,探尋死亡與記憶、遺忘與虛構如何在經驗世界裏彼此模塑與互涉的命題。
2002年12/20~22
製作統籌 劉柏珊
編導 黃思農
牯嶺街小劇場 演出5場
《咒》
─第一屆兩廳院廣場藝術節
以台灣詩人陳克華的詩集《美麗深邃的亞細亞》為本,創作發想成一跨領域作品,這本詩集對國族本位主義和法西斯情感的強烈批判,對當時的詩壇亦造成不小的衝擊。演出的發展由演員的身體即興、多媒體與詩文本的對話出發,進而開發現代詩與劇場結合的種種可能性;在聲音上,我們屏棄原本中文詩歌朗誦制式的聲韻處理,卻又保留其「雜沓」的形式,交織以台灣小劇場語言的重複性和達達主義“聲音詩”的形式運用。此詩化語言的聲音處理,日後經過多齣戲的排練與發展逐漸成熟,成為再拒美學上鮮明的標誌,其作用非在意義的給予,而在劇場所能提供於人的,意義的辯證、意義與意義之間的縫隙、互涉和彼此踐踏。
2005年6/4
製作統籌 魏念祖
編導 黃思農
兩廳院藝術競技廣場演出1場
2005年10/30
兩廳院藝文廣場─帳篷劇場B 演出2場
《不道德標本》
─百樂門所在藝術節
《咒》的百樂門公寓復刻版。
2005年7/29~31
製作統籌 魏念祖
編導 黃思農
百樂門公寓 演出3場
《島嶼》
─第七屆台北詩歌節開幕演出
改編自三首台灣詩人作品:葉覓覓「島嶼」、許悔之「年代」及向陽的「制服」,為第七屆台北詩歌節的開幕演出節目之一。
此劇與其說是對台灣的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反思,不如說是探討廣義的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剝削關係。詩文化為舞台上遍布的白紙,凸顯創傷經驗不可記憶和不可言說的本質,亦演繹生者在成山掩沒的歷史資料下,尋找真相的無力,及真實如何的被空洞的言說所吞噬、埋葬。
2005年11/5
編導 黃思農
中山堂光復廳 演出1場
《宛如幼蟲》
這齣戲以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F. Nijinsky)以及尚.惹內(J.Genet)、翁托南.亞陶(Antonin Artaud)、莎拉.肯恩(Sarah Kane)四個被視為所謂瘋狂天才留下的文字做為底本。
關於瘋狂,「低度社會化」是一種被廣為使用的形容,但那僅僅是一種過於簡而言之的命名暴力:如果有人從來沒有機會、沒有辦法去改變什麼叫做「社會化」--那僅僅是被遺棄了,因為來不及穿上那套整齊潔淨的公民服,所以必須裸露在這個凶暴的人間。這是一個只有引言的劇本,但並非作為紀念專輯或是傳記搬演,而是以顛倒溢出的文字做為爐香, 召喚那些至少死過一次的靈魂。
宛如幼蟲
2006年9/8~10
製作統籌 黃思農
編劇 馬翊航
導演 黃緣文
牯嶺街小劇場演出6場
幼蟲書展
2006年8/1~9/4
米倉咖啡酒館.挪威的森林.克立瑪.花徑開咖啡館
《北新路二段80號4樓》
─ 微型劇場/公寓聯展2007
在這個演員與觀眾如此貼近,藝術與生活彼此互涉的微型劇場裏,我們見微知著,在每一個微小的動作中,看見神,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
2007年8/1~12
策展人 黃思農
執行製作 黃煒翔
創作者 丁訓斌、吳霞、曾彥婷
再拒公寓 演出7場
《照妖鏡》
─第九屆台北詩歌節開幕演出
為《沉默的左手》獨立出來的一個片段,受邀參與第九屆的台北詩歌節的開幕演出,該劇以聲音裝置、音樂即興、演員獨白交錯的形式演繹詩作。
2007年11/3
編導 黃思農
中山堂光復廳 演出1場
《沉默的左手》
《沈默的左手》於饒富眷村建築特色的四四南村演出,大 門口的草坪可遙望近在咫尺的台灣地標101大廈;這齣戲 借用了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寓言故事,以但丁神 曲地獄、天堂與淨界的地獄歷遊記的時空架構,將故事中 的小女孩的階級處境與柴火中的幻夢,透過環境音樂劇場 的演出,轉化為臺灣東南亞婚姻移民、外籍勞工與法國穆 斯林移民的邊緣處境關照,並聚焦於台灣實存的國族主義 及性別歧視問題。
《沈默的左手》亦是再拒劇團第一齣大型音樂劇,空間上 參考了中世紀宗教劇,觀眾於移動馬車戲台觀看的體驗, 並巧妙地將亞洲傳統的水平地獄圖像繪畫,置放在該替代 空間不同的櫥窗之中,由故事主人翁賣火柴的小女孩帶領 觀眾穿越。該演出亦與台灣獨立音樂圈的樂手合作,其後 於台灣發行同名的概念性專輯。
沉默的左手
製作統籌 林人中
編導 黃亭瑋 黃思農
台北信義公民會館(原四四南村) 演出4場
沉默的左手 音樂搶聽會
2007年11/4日
台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居+ 北新路二段80號4樓之2》
─ 微型劇場/公寓聯展2009
居+ 北新路二段80號4樓之2
2009年7/4~19
策展人 劉柏欣
執行製作 王詩琪
創作者 劉柏珊、薛儁豪、藍貝芝、小鼻屎、安琪王、黃緣文、彭郁勻
居+ 小客廳記錄片特映會
導演 楊彝安、傅榆、丁訓斌
再拒公寓 演出28場, 記錄片放映2場
《黑潮樂舞計畫》
《黑暗 潮》為再拒劇團2009年於台灣花蓮的駐地創作,由 團長黃思農與客席舞踏表演者王瑋廉共同主持,為一結合舞 踏身體與音樂劇場的演出。「黑潮」是流經台灣東海岸的重 要洋流,這股餵養沿海生命群體的潮水,在該劇被轉化為永 不枯竭的「生命之泉」。
該劇描述一個年輕人在朋友死去之後踏上旅程,偶然中走入 一間老舊教堂,參與了一場無人出席的追思音樂會,過程中 他與一個在教會服侍的聾啞女人之互動,讓他漸漸發現自己 身上所背負的死者。《黑暗 潮》將花蓮舊酒廠倉庫,化身為 一間廢棄教堂,黃思農以其現場取樣堆疊而成的環境音樂、 殘響與延遲作為聲音的基調,結合王瑋廉的舞踏身體表現, 透過象徵、寓言的手法,演繹沉睡與甦醒、死亡與重生等舞 踏原生之精神意念:「鎮魂」的意義。
2009年11/13~14
製作統籌 魏念祖
編導演 王瑋廉、黃思農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紅酒倉庫 演出兩場
聽見身體工作坊
2009年10/17~11/1
主講 王瑋廉、黃思農
客席講師 禤思敏、謝杰廷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小米酒劇場, 共8堂
太平洋詩歌節 2009
2009年11/7
花蓮松園別館
《美國夢工廠》《美國夢工廠》由十二個夢境組成,以充滿流行符碼、大眾文化圖騰與商品的舞台裝置,建立一座名為「夢工廠」的符號迷宮,形構被稱之為後八零的「草莓族」、「玻璃青年」所身處的無人性的機械世界。該戲對大眾文化的挪用,強調時間與空間、物質與人類身體的商品化痕跡,透過重複、非敘事的情境拼貼、疏離以及對大眾文化流行歌曲的挪用等等手法,呈現10段互文交織的夢境,突顯全球資本主義以及現代主義機構化意識型態對政治與美學的割裂,和對人類想像及感受力的壓制。
《美國夢工廠》的每一個片段故事,從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廉價勞動力為國本和青年對首都台北的嚮往,到21世紀初跨國資本的中國工廠發生的富士康跳樓事件的反思,探索亞洲青年的勞動價值、夢想和存在意義,是如何被單一的父權價值、社會期望所化約,又如何被資本社會所消耗殆盡。該戲於次年及後年分別入選東京藝術節「新銳公募」單元,並受邀於高雄「衛武營玩劇節」演出。
首演
2010年5/21~30
製作統籌 劉柏珊
編導 黃思農
牯嶺街小劇場 演出12場
2012第五屆東京藝術節Festival/Tokyo
2012年11/22~24
製作統籌 王詩琪
編導 黃思農
日本東京池袋Theater Green BOX in BOX THEATER 演出3場
2013衛武營玩具藝術節
2013年11/2~3
製作統籌 劉柏珊
編導 黃思農
衛武營文化藝術中心281展演場 演出2場
《自由時代》
《自由時代》創作啟發自黨外時期的鄭南榕自焚事件 ,面對並討論今日我們言論自由的對象、力䟿與目的 為何。再拒劇團首次嘗試以情節劇敘事為主軸,透過 一個虛構的當代台北年輕記者與組織工作者的自焚事 件,平行交錯自焚者的寓言場景和偽追思會詩歌表演 的觀演關係,並穿插許多諷刺短劇片段,試圖辨認框 構我們所處的時代。一個貌似為自由而死的青年,與 我們當下所面對的不自由如何有關?而我們又如何透 過他的死亡,反思自身生存的價值與意義?
正如再拒之前的所有作品皆以意識到差異的實存而展 開,此製作希冀與觀者一起辯證或反轉可能被視為理 所當然的既有價值,並抵拒固有意義對我們的箝制。 與過去封建體制的針對性和威權對異議言論迫害的時 代性相較,從台灣黨外時期的《自由時代週刊》,到 此時此地的貌似「自由時代」,我們面臨著更加混雜 的權力結構,唯有持續透過不同形式的創作與當下的 歷史偶然性和種種需要發生聯繫,才得以䠀清這個世 代自我論述的話語權。
自由時代
製作統籌 藍貝芝
編劇 簡莉穎、高俊耀、黃緣文
導演 黃緣文
牯嶺街小劇場 演出8場
「跨世代談『自由時代』的風起雲湧」座談會
2010年8/31
主持人:何東洪
與談人:林美娜、管中祥、孫窮理、劉美妤
、黃緣文、簡莉穎、高俊耀
、黃緣文、簡莉穎、高俊耀
直走咖啡
《生存與抵抗的圓舞曲》音樂會
─ 新北市藝術節環境劇場系列
本次演出是再拒劇團首次舉辦的音樂會,上下半場的節目分別為《詩音調無常》與《留住親愛的一切》,前者邀請前香港「黑鳥樂隊」郭達年、東京歷屆「透視與情動」藝術節的主要藝術家千野秀一、美籍詩人Madeleine Marie Slavick,將詩歌、即興性的處境音樂、攝影、實驗聲音裝置,編織出一幅無調性的詩歌情狀。後者則由台灣的「沉默馬戲團」擔綱,以多元的曲風重新演繹詩人John Berger的著作《留住一切親愛的》,這部為當時全球政經情勢而作的評論集之中,他帶領著我們直視無以數計的個人選擇、啟迪、犧牲、絕望與記憶,並進一步追問,政治抵抗在今日意謂著什麼?我們思考,音樂做為一種時間的藝術,如何幫助我們「以永不言敗的絕望再一次冒險面對之前那個生成(becoming)的時間」(John Berger)
留住親愛的一切
2010年10/8
演出者 方宜正、王榆鈞、黃思農、蔣韜
詩音調無常
2010年10/8
演出者 千野秀一(日)、Madeleine Marie Slavick(美)、郭達年(港)
中和823紀念公園創意廣場 演出一場
聲音與聲音對話 A Dialogue of Voices座談會
2010年10/11
與談人 千野秀一(日)、Madeleine Marie Slavick(美)、郭達年(港)
直走咖啡
《The Evening of Everything》
─ 微型劇場/公寓聯展2011
自2007年迄今邁入第三屆的《微型劇場/公寓聯展》,首屆創作者突破原本居家功能空間的寫實性,以裝置、影像與舞蹈演現人與空間動態的辯證關係,第二屆則聚焦於「公寓」作為「家」的隱喻,如何承載私密的生命複調。第三屆的聯展將以“物質”為名,繼續在相悖正規的劇場空間,實踐環境劇場的種種可能。
2011年11/14~27
策展人 曾彥婷
製作顧問 劉柏珊
執行製作 朱倩儀
創作者 王詩琪、朱安如、林人中、鄭成功、蔣韜、薛儁豪
再拒公寓 演出13場
《接下來, 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
「接下來, 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它們的秩 序和它們的方式, 還有待發現。」 - Philip Larkin
這是一個由策展人黃思農所策劃的多媒體藝術的劇展, 2012年到2013年分別在台北另類空間mad L,澳門藝穗節 與英國卡爾地夫舉辦的世界劇場設計展演出。参與展演 的每一個獨立片段,透過賦予日常物件生命、靜態裝置、 環境音樂與聲音事件的流轉,交織出一個(或多個)「不 在場」的女人所留下的生命痕跡和印記,觀者在演出過 程中,會見證並感知這些物件、光影與聲音,被當成一個 又一個接續發生的事件出現並且消失,正如每一個細微 的時刻的流逝與死亡。
這個啟發自吳爾芙意識流小說的演出,含概一個聲音藝 術表演、一個結合動態装置的環境劇演出和一個物件劇 場演出,台北首演則增加一個靜態裝置和現場藝術表演 ,它們皆承接自再拒劇團微型劇場的環境劇場概念,藝 術家順應每次不同的展演空間對演出進行調整。
首演
2012年9/13~15
策展人 黃思農
執行製作 林岱蓉
創作者 王詩琪、何采柔、林人中、曾彥婷、蔣韜
mad L替代空間 演出8場
第12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巡迴
2012年11/12~13
策展人 黃思農
執行製作 林岱蓉
創作者 王詩琪、曾彥婷、蔣韜
澳門窮空間(連勝街no.47藝文空間) 演出2場
2013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2013年9/9
執行製作 王詩琪
創作者 王詩琪、曾彥婷、蔣韜
英國卡爾第夫Caird Studio 演出2場
《諸神黃昏》
2014年再拒劇團受邀參與策展人鴻鴻主持的《華格納革命指環藝術節》,以聲音劇場、現代偶戲及跨域集體創作的概念,於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舊酒廠倉庫,推出全新版本的《諸神黃昏》製作。這是個從創作過程開始,即以安那其主義為基調進行的無導演集體創作,探索總體劇場概念新的定義與 可能。
《諸神黃昏》寫於19世紀末的工業革命盛期、法西斯及高雅藝術文化工業興起之時,華格納以北歐英雄神話、誓盟叛變 、權力崇拜與末日預言作為書寫範疇,讓他的作品成為傳統與現代、革命與反動、神話與啓蒙間彼此傾軋、對話與抗爭 的首要地點。再拒劇團對於《諸神黃昏》所賦予的當代詮釋,聚焦於各種價值的戰爭,「戰爭盡頭的崩壞,崩壞的盡頭是新生」。本劇的英雄齊格飛以布偶的形象呈現、操控和肢解,女武神布倫希德則和以砂石車衝撞台灣總統府的底層工人在文本與角色上疊合,並透過即時影像拍攝現場進行的化學實驗,勾勒瓦哈拉神殿大火的末日意象......,各種舞台元素被扣合在新音樂與聲響藝術融合交織的敘事結構之中—器物/樂即興、類比噪音與取樣、對華格納音樂動機的拆解、 解說與編曲改造、搖滾樂、工業聲響到社運民謠、聲音詩和廣播劇—有別於後現代的戲仿式姿態,以聲音和物件建立一種有助於藝術體驗和主體性、與過去各種表現形式借鏡的媒介的藝術,對抗資本主義文化的同質化力量。
2014年6/13-15
共同創作— 王詩琪、吳青樺、張亟米、曾彥婷、黃亭瑋、黃思農、黃緣文、劉柏珊、蔣韜、鄭尹真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演出5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