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東京藝術節?什麼?



結束九月中在madL藝廊的《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演出,再拒馬不停蹄地準備11月消亡赴澳門藝穗節的巡迴,以及11月底《美國夢工廠》東京藝術節的演出計畫,自去年底投件徵選至今倒數五十天,過程漫長的不可思議。究竟東京藝術節是個什麼樣的藝術節?讓再拒不惜殺過重重審查,不好好說清楚怎麼行!

東京藝術節(Festival/Tokyo,簡稱F/T)

東京藝術節是日本最大型的表演藝術節,其創辦於2009年春季,並於同年秋季舉行第二屆,隨後固定於每年秋冬之際舉行,及至今年已是第五屆舉行。演出節目內容包含戲劇、舞蹈、表演藝術出版品,乃至議題相關的工作坊、演講座談、音樂會等活動,其節目來源不僅限於日本、亞洲地區,亦含括國際性知名的作品,例如2010年受邀到台灣國際藝術節的義大利名導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其代表作《神曲》三部曲就曾受邀參與第二屆東京藝術節;而去年亦邀請了德國劇場先驅勒內波勒斯(René Pollesch)的「魯爾三部曲」第二部、法國知名編舞傑宏貝爾(Jérôme Bel)的作品《The Show Must Go On》。


除節目來源的廣度,東京藝術節也極為注重策展理念的傳達與節目選擇的前衛多元聞名,2011年即聚焦於311大地震之後「環境與文明的關係」,對於現代都市發展或現代文明中的主體認同危機進行舉辦一系列活動討論。接續在此議題後,今年,西元2012,東京藝術節再度把核心訴求著眼於如何透過藝術和劇場談論現實:創作能(或是不能)再次擷取當下,如何透過討論與搬演,將過往創傷重塑成創造未來的動力。今年藝術節的主秀單元搬演了奧地利諾貝爾文學家葉力尼克(Elfriede Jelinek) 的三部作品。其中“Kein Licht.”是311之後寫成的作品,她將地震、海嘯、輻射外洩的事件串聯起來。“Kein Licht II” 則是在2012年3月12日發表,對於福島現在的處境已被淡忘提出質疑。

而主秀節目之外,尚有徵選制度的「新銳公募」、座談、電影放映,游擊型的快閃表演也將分布在東京藝術劇場和池袋西口公園。

「新銳公募」(Emerging Artists Program)

東京藝術節除了邀請國際知名的演出節目,「新銳公募」(參考國際藝術節技術總監耿一偉的翻譯)則是特別針對亞洲地區四十歲以下的表演藝術團隊或創作者所舉辦的甄選活動,獲選的團體除了可以參與該屆演出,東京藝術節亦設立國際評審團,評審包含奠定中國獨立紀錄片基礎的導演吳文光、日本當代重要的劇評内野儀(Tadashi Uchino)等六位,首選作品可入選參與明年度的主秀單元。

今年東京藝術節「新銳公募」單元總共收到來自亞洲各地共180份徵選報名(日本94、印度1、印尼2、南韓23、新加坡2、泰國2、台灣22、中國18、尼泊爾3、菲律賓3、其他地區10)。其甄選過程分為初試、複試兩階段,初試需呈現作品精華片段,複試需通過SKYPE面試審查與中、英文演出計劃審核後,最終選出11個作品參與今年度演出。

費時三個多月的初複試審核,《美國夢工廠》取得最終演出資格,這也是台灣的表演團體第一年獲選參與(也恭喜一同獲選的林文中舞團),我們非常榮幸也很期待能代表台灣出席東京藝術節這樣的舞台,與全亞洲的表演藝術團體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