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本週五六10/23-24 鄭尹真&魏雋展【廁所在這裡】



劇本/別役實
演出/鄭尹真、魏雋展
導演/林人中

時間/10.23五-10.24六 晚上8:00
地點/信義誠品6F視聽室
票價/400兩廳院售票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從秋到冬的音樂戲劇小團圓




記者會時間:2009 / 10 / 8(四)pm2:00
記者會地點:聲子藝棧(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
記者會流程:

2:00 ~ 2:05 活動緣起/心關係工坊
2:05 ~ 2:25 活動介紹/再拒劇團、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心關係工坊、聲子藝棧(聲子樂集)
2:25 ~ 2:35 音樂演出/黃思農+謝杰廷
2:35 ~             自由採訪

花蓮藝文據點第一次嘗試音樂戲劇活動的串聯合作
需要各位媒體朋友的報導支持
這次串聯的特色是:花蓮藝文團體策畫、外地團體演出
期待與花蓮產生有趣、活潑、並可以持續的藝文花火
從10月10日一直到11月29日,歡迎你來與我們一起「音樂戲劇小團圓」

來自外縣市的一群年輕創作者聚集在花蓮,這項名為「從秋到冬的音樂戲劇小團圓」的聯合展演活動,是由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心關係工坊、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再拒劇團、聲子藝棧共同發起,以共同宣傳,共同售票的方式進行合作。

節目內容包含《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秋天有戲》、《雷光夏‧巴歌浪Pakelang》─月光音樂PartyⅡ在項鍊、「時間在:聽音作樂」音樂分享會、《黑潮樂舞》,囊括音樂、戲劇、舞蹈等多元面向,希望透過訊息的集中以及彼此參與的精神,讓花蓮民眾感受到文化的活力,體驗不同演出形式帶來的歡樂。

Part1「時間在:聽音作樂」音樂分享會

首先開跑的是由謝杰廷主講「時間在:聽音作樂」音樂分享會從中國、印度及西方音樂各角度切入,配合舞蹈影片播放及現場示範,帶你悠遊音樂天地。

Part2《黑潮樂舞》

接著是再拒劇團《黑潮樂舞》計畫的啟動,新生代劇場工作者王瑋廉和黃思農專長肢體與音樂,自10月17日起連續三週舉辦「[聽見身體]身體及聲音工作坊」,接著11月13、14日演出「黑暗 潮」,靈感得自東部的海洋、天空與土地,探索人與信仰、自然的關係。

Part3《雷光夏‧巴歌浪Pakelang》月光音樂Party

同樣是10月17日晚上,一場混著海聲與星光的《雷光夏‧巴歌浪Pakelang》月光音樂Party,也將在港口部落的項鍊海岸劇場上演,購票另加贈送一張「旅行地圖&商家優惠」、一條「手工項鍊」、一本「O`rip19 港口部落專輯」、一顆「部落風味飯糰」。喜歡的話,你還可以自由延伸成2到3天的小旅行,盡情享受花蓮風光。

Part4《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秋天有戲》

聲子藝棧向來以舉辦古典音樂會及推廣藝文活動為人所知,更是花蓮第一個兩廳院售票系統的端點,五樓的展演廳業已成為各式表演經常發生的地方。10月30日到11月29日在聲子藝棧,則有《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秋天有戲》壓軸,由香港的禤思敏、周力德、蕭紫菡三位年輕創作者接力演出,用戲劇和舞蹈挑動你渴望卻不敢觸碰的內在靈魂。



即日起以上活動可以在這三個地點購票:

1.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心關係工坊(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2.璞石咖啡館(花蓮市明禮路8號)
3.聲子藝棧(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票價100~250元不等
詳情請洽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心關係工坊03-8334545
或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03-8332429詢問。
活動網址:http://space-east.blogspot.com/


「從秋到冬的音樂戲劇小團圓」活動列表:

@以下活動,均可在以下地點購票(或得到活動訊息)
購票地點: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璞石咖啡館(花蓮市明禮路8號)、聲子藝棧(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合作單位: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再拒劇團、璞石咖啡館、聲子樂集、聲子藝棧

Part1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秋天有戲

在秋天,潛入劇場,
在劇場,滑入渴望,
成長的,追尋的,喧囂的,安靜的。
宛如儀式,宛如行旅,
觸碰你造夢的靈魂,
挑動你流浪的基因。


A、 梗劇場《香港出品》
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女孩圈圈,從一杯港式鴛鴦開始。她見證了六四文運,見證了八十年代香港移民潮,見證了九七回歸,○三年的SARS,以及金融海嘯。最後,她又怎麼會跑到台灣?邀請你來見證圈圈的勇敢、幽默,又帶點小小憂傷的倒帶人生。
場次:10‧30(五)pm7:30、10‧31(六)pm7:30
地點:璞石咖啡館(花蓮市明禮路8號)

B、周力德《行動前夕的暖身》
透過三名青年的故事接力,思索在這個經濟不景氣時代下的社會種種,像是一則則的寓言,充滿簡單而沉穩的力量。
場次:11‧7(六)pm2:30、11‧8(日)pm2:30
地點:聲子藝棧展演廳(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C、蕭紫菡和她的流浪樂手們《流浪記》
「我相信每種藝術最初都是從一個小房間的距離開始的。」初次見面的吉他手南瓜這麼告訴蕭紫菡。於是,一群相信這樣短小卻不輕薄的力量的樂手,與她組成流浪團。她要用那些體內蟄伏多年的現代、爵士、佛朗明哥……,在流浪樂手的聲音包覆之中,跳出你渴望卻不敢觸碰的內在靈魂。向世界宣告:無論旅程還要走多久,哪裡能跳舞,哪裡就是家!
場次:11‧28(六)pm7:30、11‧29(日)pm2:30
地點:聲子藝棧展演廳(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Part2《雷光夏‧巴歌浪Pakelang》- 月光音樂PartyⅡ在項鍊


就在這一晚,與雷光夏一起「巴歌浪」

一場混著海聲與星光的音樂party
一張「旅行地圖&商家優惠」、一條「手工項鍊」、一本「O`rip19 港口部落專輯」、一顆「部落風味飯糰」
不停鼓吹你,將這晚自由延伸成2-3天的小旅行~


時間:10/17(六)6:30-8:00pm
費用:1200元(演唱會、手工項鍊、部落風味飯糰、保險)
優惠訊息:民宿餐飲等相關優惠商家的訊息,均陸續登錄在「生活旅人工作室」的BLOG:http://orip.wordpress.com/
當天帶《通往花蓮的祕徑》一書,現場可折抵100元。有購買《通往花蓮的祕徑》的朋友,可享書內提供的近三十家慢城商家的餐飲住宿等優惠。

購票方法:
1、匯款/詳情請上生活旅人工作室BLOG:http://orip.wordpress.com/
2、親繳/至生活旅人工作室(花蓮市明禮路8號 璞石咖啡2F。03-833-2429。周一至五1:00-5:00pm)
主辦: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
協辦:項鍊工作室、鹹豬肉樂團、陶甕百合春天餐廳、鍾薰麗馬賽克工作室

Part3「時間在:聽音作樂」

我們期待喜歡音樂的人可以來參加這三場的音樂分享,這系列講座「談音樂&示範演奏」的主題,是沒有人嘗試過的,所以你會擔心內容太深嗎?其實不需要會演奏音樂、不需要有很多音樂常識,只要愛音樂。

愛音樂的璞石楊老闆,他要我與大家說,每一場優惠為100元,並附贈德國有機花草茶。他只希望你不要擔心聽不懂,就來吧!多一些人分享,就是辦這系列音樂活動的目的啊!


講師:謝杰廷
日期:10/10(六)、18(日)、24(六)7:00-9:30pm
費用:單場100元(附贈德國有機花草茶)
報名:03-8345968 璞石咖啡館(花蓮市明禮路8號)
進行方式:
1、聽音樂/介紹音樂裡的文化與時間
2、看舞蹈/從舞者的動作看見音樂
3、音樂即興演奏與對話/就當次介紹的音樂時間感受以鋼琴即興演奏,對話討論

活動介紹:
@part1  10 / 10(日)放慢 身邊的傳統
音樂:南管  慢,古琴  放
音樂的身體影像:漢唐樂府,《韓熙載夜宴圖》
@part2  10 / 18(日)恆律 東方的日晷
音樂:印度音樂 恆。印尼甘美朗(Gamelan) 律
音樂的身體影像:Akram Khan, Zero Degrees
@part3  10 / 24(六) 空動 西方的鐘錶與現代
音樂:巴哈(J.S. Bach)動。萊克(Steve Reich)、凱吉(John Cage)空
音樂的身體影像:Heinz Spoerli, In the Wind, In the Void;Jiri Kylian, Falling Angels

Part4「再拒劇團《黑潮樂舞計畫》」

●[聽見身體]身體及聲音工作坊

由劇場音樂表演創作者黃思農,以及劇場身體表演創作者王瑋廉帶領。創作者以自身的表演藝術背景,捕捉東海岸特有的風貌,分別以劇場聲音、身體的方式做創作。

工作坊主要著力於聲音與空間的對話,我們將從聆聽開始,利用聲音製造不同空間的氛圍。透過吟唱分析語言的韻律,並且帶領學員利用自己的聲音,結合現場簡單的軟硬體設備,構組成一個完整的創作呈現。

日期:2009 / 10 / 17、18、24、25、30、31、11/1八堂課(包含一堂呈現)
時間:每周六日下午1:30~5:30(10/30星期五為6:30~9:30)
地點: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小米酒劇場
人數:15人
工作坊呈現:2009 / 11 / 1,晚上7:30~9:30,小米酒劇場
報名費用:學費800元,保證金800元 (全勤者保證金全數退還)
轉帳報名流程:http://aatkuroshio.pixnet.net/blog/post/474197
 
●[黑暗 潮] 演出簡介


這齣戲是關於「聆聽」。

你聽見,然後意識到自己聽見,並且覺得美好。

也許是石梯坪的海邊、太魯閣的山洞或都蘭的古道;也許是蟬鳴、風聲或海浪:這齣戲是獻給以上所述及和沒有述及的一切。
角色是一個在台灣東海岸旅程中的年輕人、一個廢棄教堂裏服事的女人,以及一個死去和缺位的,連結這一切。
一如所有的宗教所告訴我們的,我們在生命的追尋過程中所拋下和遺忘的,才是我們真正所求。 
除非我們真的學會聆聽;或者沉睡依舊。



於是,一個陽光燦爛的11月天,我們搭上了東行的列車,往花蓮。
黑暗的潮水向我們湧來。

演出日期: 11 / 13, 11 / 14晚上7:30開演
演出地點: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紅酒倉庫B1
票價:250元
提早購票優惠:凡於10 / 16前購買,每張150元
團體票優惠:180元(限一次購買五張以上方可折扣)
學生票:200元

【黑潮樂舞田調筆記】2009.0810-13

文:王瑋廉
連結:黑潮樂舞計畫

2009.8.10
【年輕人在火車上】

為什麼會是在一次強颱後前往花蓮?接著他問自己:「什麼是花蓮在地的黑暗面?」

他閱讀過《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這本書,書中紀錄五六十年前來台灣東部傳教的神父、修士。如今他帶著這本書。他在想:「一個外國教士來到這裡傳教,面對了怎麼樣的黑暗?」

「我如今面對著怎麼樣的黑暗?」

「人與自然的界線,便是黑暗之處。」

「那有著深刻陰影的地方……」

青年將一些他想到的關鍵詞寫下,試著想要拼湊出些什麼輪廓。他翻見書裡前言,作者寫到:《上主是我的牧者》,我真想親自唱給你聽。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祂使我憩息在翠綠草地,又領我走近幽靜水畔,
祂使我精神振奮、體力恢復。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為了光榮祂的名,領我踏上了正途,
縱然我要走過陰森幽谷,我也不凶險,
因為有祢與我同在,祢的牧杖使我心慰舒暢。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宴席。
在我頭上覆油,使我的杯爵滿溢。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在我一生歲月裡,祢的仁愛常與我相伴。
在我有生之年,我要常住在上主的殿裡。


年輕人換到了一節較空且安靜的車廂,從較大的車窗望出去,是海岸山脈。他想:「這個地球就是一個生態池,就像一滴水可以創作出的生命景觀。」他想到了「起初」這個詞,他想到了「醉生夢死」這個詞。第一次,他如此深刻地同意這個詞。

2009.08.11
【年輕人的筆記】

這是來到花蓮的第二天。

昨日上午8:15的莒光號觀光列車出發,一路上已無風雨。車上思想了許多事,尤其是在海岸線上。看煙塵大海,雲霧高山。聖靈的光閃耀,好像時不時折射在眼前某處的日光片段。不可捕捉,無可捕捉。

11點到了車站,花蓮天氣悶熱。直接到了SF的辦公室,出外騎了兩次單車,在街邊翻看Sarah Kane的《渴求》(Crave)。

花蓮市教堂的密度高,廟宇相對的少。睡眠不足,昏昏的。中午吃了大碗的、又油的肉燥麵。晚上到SF家,在上樓梯時輕笑了一聲說:「這時候還看棒球!」SF回說「不能看喔!」這讓我立刻感到曾經夢過這一景。

下午收信,看M姐寄來的信,她對《海岸山脈的瑞士人》很有感覺,SF媽媽床頭放著單國璽樞機主教的書,睡前翻了翻。

雖然禱告了要將神作為此行的題目,雖然思想著神但不知該如何著手,雖然一切都來自於主。

SF說有人研究花蓮,說這是個情慾流動的地方。

這和我想做的想法一致!

2009.08.12
古稱:奇萊。
清朝:崇爻。
一般:後山。

金人——海上難民——飄來此地。有如吉普賽人。
漢人稱的「四客」是:颱風、地震、蕃亂、瘟疫。

阿美族:自然眾神靈的信仰。有七日的「美利新節」,日本人稱「月見祭」,即「豐年祭」。
泰雅族:農祭,祖祭。
布農族:祖祭。

大水柴:颱風過後的漂流木。

資料來自《花蓮講古》,林炬璧著,姚誠、張政勝編,花蓮縣花蓮市公所出版,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年輕人發給M姐的一封簡訊】

在花蓮市,每個轉角都能看到十字架,民間廟宇極少,像是個神所復興的國度。思及是神將我帶到這來,要我好好做手中的工作,不禁鼻酸起來。

2009.08.12
【年輕人在吉安鄉的慶修院】

早上醒來,昨天剛到的SN還在睡。SN的手和腳不時地在動,好像想醒卻無法醒來的人那樣,在半明半昧中掙扎。他坐在床上看了一下,然後決定獨自到SF家附近的慶修院。

這兩天他一直在問:
「哪裡適合看海岸山脈?」
「海岸山脈!?」被問的人都有點不太能確定,海岸山脈指的是什麼。
「嗯,海岸山脈。」他也猶豫了。

在走往慶修院的路上,他發現吉安這裡就是適合看海岸山脈的地方,儘管他不確定海岸山脈究竟是否專指著某一處的山。

右手邊就是「海岸山脈」。這山說明了什麼是「高」,就像高鐵說明了什麼是「快」。
他想:「所以書裡面寫,『於是他們化為海岸山脈的一部分』,指的就是眼前所看到的這些高山吧!?」太陽很大。

【年輕人在慶修院裡的筆記】

慶修院

佛號在廣播
世界在光與影中
可悲的文字

世界是一明一滅的景象
在持續唱誦的佛號中
如影在風中
綠在光中

耶穌基督此刻又在哪裡呢?
他果真是成為神子的窄門?
無法突破的迷思與意識

我只教這佛號唱得好聽
比過去都好聽
如此平靜而動人
我已不禁地想向那神佛塑像拜一拜
拜一拜也是好的吧!
在如此多的迷失裡
拜一拜也是好的了吧!

黃衣小孩手撐著大傘
那也是我
一個隨著一個的畫面
一個立著一個的佛像

我該向誰祈禱呢?

(他還在這些句子的左邊空白處,寫了「隨生隨滅」四個字,像是一種註解,好像門上匾額那樣的功能。)

2009.08.12
他和SN在花蓮相見,是為了做田野調查的,但我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該調查些什麼,怎麼調查。

這一天上午,他們去了位在美崙的一個傳統市場,見了一個筆名為紀海珍的女詩人。這位女詩人在市場裡有個攤位,賣著一些雜亂的商品:老照片,科學麵,填充玩偶(非賣品),一個方形的透明小盒子什麼的,依據拍攝下的幾張照片看來,這個攤位本身就會是一首現代詩。她的女兒也在市場擺攤,賣些女子飾品。是SF介紹他們認識的。

女詩人在這一天上午給他們看了許多過去的詩集,他記下了其中一首。

紅珊瑚
——給查莎

愛情呀
你跟著海神
繞過黑色的暗礁

我的心律啊
跟著你呼吸
流動,到最後一息

森.哈達
《秋水詩刊》141期


下午,這個兩個年輕人有了一番對談,筆記本上零零散散地寫著些關鍵詞,諸如:儀式流程,音樂的文本,title,image content,胡德夫,沐羲,告別式……,還有些隨意的塗鴉,以及看起來像是在思考講者、死者、與觀眾之間的關係箭頭。

「我們不是來代表你們說話,我們是來跟你們說話。」筆記裡有這兩行。

【年輕人的筆記】

晚上,在市場口唱卡拉OK,喝酒,吃炸魚下巴。下午和SN看了酒廠場地。喝咖啡聽他說都蘭的種種。傍晚騎到鹽寮,我說我想裸泳。

幾個想法:
 一個年輕人追尋信仰的故事
 神話與年輕人的故事
 空間的設置與轉換
 排除獨腳戲或是獨奏的演出型態
 儀式的流程

2009.08.13
【關於音樂效果器的一場談論】

2009.08.14
【年輕人的筆記】

昨晚和SN搭車回台北,結束了我4天的花蓮之旅。

昨日下午,和SN到七星潭,脫了衣服就下海游泳。礫石的海灘,幾腳便踏不見底。浪不大,抬頭游在海面上,有點昏。若將頭仰著朝天,將耳浸在海中,能聽見海潮沖滾小礫石的聲音。

回台北的觀光號列車上,我看完Sarah Kane的《驚爆》後,SN說換到隔壁一節車廂,一節無人的車廂,SN拿出二胡。

入夜之際,咿咿呀呀,撥楞撥楞的聲音,與窗外流動的風景同時行進。有時我覺得,如果沒了列車的行進與流逝的風景,這些彈奏出來的聲音就全喪失了意義。我知道我是在和演出的想像爭戰!撒但總知道我的弱點在哪!

走來的列車長說:
「別太開心,忘了下車!」
我說:
「那麼我們就環島演奏。」
列車長說:
「原本是這樣(他用手指畫了一個逆時針)一圈的,但現在不行。」
我意識到了這一點便很快地改變態度,做出「嗯,嗯」的回應聲。
「南迴斷了。」
他說。

兩個年輕人再度回到台北,身上還附著太平洋的鹹味。背著背包,穿著短褲,SN肩上有個樂器匣子,我頂著花蓮剪的呆髮型。兩個流浪型的日本年輕人,你可以這麼說。未刮的鬍疵。

這兩個人無法就此單獨面對這件事——台北——或者出於某種不捨(?)的情懷,但我認為,他們在進台北的第一時間就犯了罪。
「魔鬼在起初的時候就犯了罪。」

在228公園喝啤酒,城市中心的小角落。情慾、寂寞、空虛都在一起的城市與角落。從一開始,我便將這次演出獻給神,要做與神同在的演出。就算我並不明白神究竟是個什麼鬼東西,但有神同在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
若感謝著領受,
就沒有一樣可棄的,
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
成為聖潔了。
《提前4:4-5》


附記:
8月12日晚上我和SN去電影院看了《天使與魔鬼》,之後SF帶我們去毛媽的店裡喝酒唱歌,唱到12點,原本想去南濱公園繼續唱,但SF騎腳踏車不便,所以便去遊戲場玩了100塊,再到廟口紅茶吃喝,便回到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