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迴響】2013公寓聯展—感想是這樣的(莊莞萍)


文/莊菀萍(劇場工作者)

這是我第三次欣賞公寓聯展,每次的觀賞都令人驚喜,在不同策展人規劃下,感受到不同的風格。從我第一次看的2009【居+ 北新路二段80號4樓】策展人是劉柏欣,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一個居家的氛圍,反思了所謂對家的想像,安穩但也令人恐懼,猶記得《無枝Nostalgia》這作品,觀眾擠在異常狹小的空間中,看見了外籍勞工的世界;2011【The Evening of Everything】策展人曾彥婷,策展主人圍繞著「物」-電視、電腦、電話、布料、紅豆、土、牙齒、桌上的碗盤、碗盤裡頭的料理、水,直到今年走進公寓看到那房間門,我第一個想到「對!當年的阿one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大家一起撿了滿地的紅豆。

今年的公寓聯展【事情是這樣的】由蔣韜策展,仿效丹麥導演演拉斯·馮·提爾和湯瑪斯·凡提柏格所發起的逗馬宣言,讓演出回歸自然,不強調技術性,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規則是「不能為了讓一個很小的偶看起來跟人一樣大,而放一棵很小的樹在他旁邊」,簡直就像一首詩句般的美妙。由於上次到公寓是2011年,這次去發現公寓不在是別人家,而是一個類公共空間,裡頭有吧檯,有一些不太像家的陳設,也是另一種新鮮感。

先是黃緣文與法蘭奇編導的《牆》,我印象中每一屆的公寓,都有類似平行時空的概念出現,而這作品有一種旗艦版的感覺,演員13人加上12個觀眾,各自混雜在一起,好像連我在一起的12名觀眾也是其中一個演出,沒有明顯的結尾後,第二個作品由鄭絜真《朝田》上場,這演出的開場讓我驚喜,滿手蕃茄醬(代替血的道具)到電風扇、到門上、到地上、到我的褲子上,可惜成了小酒館的公寓,家的味道少了些,而在角色之間的切換與劇情的轉折換上也稍稍略顯生硬。

第三個是薛薛的作品《我想跟你說》,我認為這作品非常聰明,先讓觀眾非用觀看方式,除了利用聽覺與觸覺,還有嗅覺,白花油真的是太畫龍點睛了!
這次最令人激賞的作品是上屆策展人曾彥婷的《準時》,可以看出來,對「物」的偏執則是更上層樓,加上了一些聲響,拆解偶們的肢體,創造出不同意義的物,嚴肅認真的表情,如同一位正在動手術的醫生,但更貼切來說,是擁有魔法之手的物件巫師。

倒數第二個作品,陶維均《請聊聊你自己》是一個非演出的演出,用一種很輕鬆的方式,要觀眾認真的聊天,畫出所觀察的人,讓時空回到當下,自己所處的空間之中,就像小酒館中,談論著時事的群眾一樣,目睹著浴室中仿洪案的事件發生,這作品其實令我感到隱約的焦慮。以觀看的情緒上而言,最後兩個作品順序可以對調一下,黃鏡丞《公寓鑰匙綁架事件》單人演出太過孤單,從頭到尾以講電話方式表現,難以令觀眾進入演者的情緒當中,當然也看到一些嘲諷的意味存在,背著反迫遷與舉著居住正義的牌子,從門口進來,但是自己對於即將要失去的住所無有任何辦法,最後在停電黑暗之中,聽到感覺不太憤怒的髒話聲結束全部的演出,感覺就有點殘念了。

整體而言,這次的演出看得我很開心,也開始期待下一次公寓聯展的到來。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劇評】觀演關係,日常,空間誌異《2013公寓聯展:事情是這樣的》

觀演關係,日常,空間誌異《2013公寓聯展:事情是這樣的》



演出: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
時間:2013/08/16 19:30
地點:再拒公寓
(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薛西(2013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

終末,當黃鏡丞在他自任編導演的單人短編〈公寓鑰匙綁架事件〉,停電的無盡黑暗裡,暴裂地彈奏吉他,吼唱批判政府的歌曲時,我的情緒沒有絲毫波動,雖然他意圖以「都更」接續前一則〈請聊聊你自己〉那些關於「人與社會」的討論,但是把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長度用在講電話的表演設計,其實早已令人不耐。在劇場裡透過講電話傳達情節十分常見,但就我有限的觀戲經驗,幾無成功的例子。我粗淺的解釋是,一來演員的身體會因為講電話的動作而受到侷限,但演員卻渾然不覺;二來表演的投射對象頓時變得未明,受話者身處的「彼端」如何與演員身處的劇場時空連結在一起,進而投向在場的觀眾,猶如一場艱難的虛物練習,看似有著你來我往的對話,後果往往是自我解消了表演能量。

另一方面,〈公寓〉在唱歌之前的情節也並沒有調拌出某種濃稠、厚重的社會味道,因此最後的暴烈來得突兀無理,變得為賦新詞強說愁。而當黃境丞打開門發現惡作劇的人在門前留下大便的時候,他更是打破了自己持續維繫的日常行為,因為並沒有大便的實體,那麼他前面進行的那些促使場景自然化的努力,便產生矛盾的設定。

相較之下,陶維均編導的〈請聊聊你自己〉就聰明多了,他帶著李宗原、張可揚、童詠瑋以及一隻烏龜進場,一邊宣佈現在是休息時間,同時也不諱言演出亦正在進行,但他採取聊天分享的方式部署,他的狀態比較接近一位節目主持人或司儀,藉著自身的口才與反應掌控節奏,讓登場的其他演員與觀眾閒聊,然後說說自己的故事,且也置入對公共議題的想法,豐厚所有故事的說出。這是第五個登場的短編,在演出排序與呼應策展人蔣韜逗馬宣言式演出原則的層面上,具有某種特定性,氛圍輕鬆,巧取且也豪奪,發揮了對公寓這個空間,一定的想像。

第二個登場的短編〈朝田〉就比較缺乏這種特定性的想像,編導鄭絜真將公寓比擬為一個家,這個家有長久缺席的父親、繁忙於家事而沒有自己的房間的母親,以及一對姊妹。「公寓──家」的概念其實就是2009年公寓聯展的主題,要將這兩者互相聯想其實是很輕易的,而且綜觀編導對於家的塑造、家庭關係的敘述,也顯得普通,欠缺想像力。

倒是排在第三與第四件,皆屬單人表演,薛儁豪的〈我想跟你說〉與曾彥婷的〈準時:一件使用說明〉,讓人再度看見再拒劇團成員的創作能力,以及對空間與聲響的敏感與掌握。薛儁豪打開門走進,誠懇直白地對觀眾說,我想跟你說一個故事。接著他放出說故事的錄音,關燈,自己則利用空間的現成物製造與故事相襯聲響,比如用指甲抓磨沙發背脊、在觀眾耳後輕吐字語,或者與故事內容疊合地拿出白花油等等,像是一篇有著特殊斷句與節奏,同時有著溫情、傷害與殘酷意味的夢境獨白,在黑暗中,拿鐵鍊繞住自己的他,緩緩說著這個真實到讓人覺得離奇的故事,我們也在黑暗中,逐漸拋去視覺,敏感自己的聽覺,以及味覺。
曾彥婷的〈準時〉,則繼續讓人看見她對物件劇場的鑽研。她將作品發展的空間決定在這間公寓的客廳的桌上,示意觀眾靠近觀看,此時的她像是一名將即進行解剖的法醫,洋娃娃的頭部在她刻意通過聲響系統放大解剖過程的音效,漸次與身體分離,有時候她做的動作則會牽動週邊燈光明滅或其他音效,空間於縮距與擴張之間流動;於這樣細緻的技術劇場操作過程,透過「偶」的反視,以及偶與周遭光影聲效的連結,彷彿悼祭著一具擺盪於破敗與死亡之間的生命,含有隱隱的,人與世界的神秘聯繫,腐敗的詩意於是蔓生。

公寓聯展與「空間」的命運向來相繫,起首,黃緣文與法蘭奇編導的〈牆〉,在觀眾一進場的時候,便佈置十三名演員以看似隨機的方式各據一方,與觀眾區域交互混雜,每個人進行各自的日常行為,沒有明顯的開頭與結尾,意圖打破既定觀演關係,只是這是個表面上使用減法,實則使用加法的場景,讓作品過於用力,反而有過度表演之嫌,演員們一開口時的表演味亦濃重,這也讓〈牆〉在翻轉觀演關係的意圖上,止於形式的完成(甚至可以說,尚未完成)而已。

至於策展人蔣韜這一次參照電影史上的逗馬宣言,提出的幾點遊戲規則,包括「不可以改變公寓現貌、不能裝台 、必須使用現有光源、不可使用配樂式的音樂、不可裝潢、不可移動須兩人以上才能搬動的大型物體、不可製造幻覺,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這裡、不能換景」等,回到演出現場來看,大致來說是成立的,但仍有幾分模糊之處,例如,有人在廚房煮東西、在洗手間洗鞋子,是否也「不」算使用客廳空間?

在公寓聯展現場,觀眾會拿到一張「寓吧」的傳單,從8月28日開始,做為再拒劇團團長的家的這間公寓四樓,將於每周三舉行「派對、音樂、詩歌、行為、鋼管、即場藝術表演」,並且道白「誰說台北不再有『地下』文化?讓我們從公寓『四樓』重新開始」。

從兩年一次的公寓聯展,前接到即將對外啟動的寓吧(其實過往已有零星活動在那發生),讓我想起再拒劇團於7月22日辦過一場座談「微型劇場?台北小劇場的觀演美學」,當日,與談人郭亮廷提出,再拒公寓有否可能成為一個抵抗發展主義城市文化的節點(我聽到的大致意思是如此)?不解釋,就持續觀察罷。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迴響】再拒劇團的《公寓聯展》,好驚悚!!


文/賈亦珍(轉載自夯仔外ㄟ人愛看戲


第一次完整看再拒的《公寓聯展》,好驚悚。

6齣戲裡,鬼影憧憧的有2齣、寫實暴力3齣、人性挑戰1齣,一個晚上看完這6齣戲,身心靈全面被圍剿了一遍。

從戲的角度來說,我最喜歡曾彥婷的《準時:一件使用說明》,雖然我對這個劇名還是沒搞清楚說的是什麼,但我知道她在玩聲音,玩各種不同的聲音在不同的角落、不同的方向傳出,讓坐在公寓不同位置的觀眾享受不同的聲音嚮宴。

她這齣戲跟鬼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她營造的氣氛卻是相當詭異懾人,戲一開始,我就感覺有個女性漢尼拔醫生坐在那兒,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馬上跟著雞皮疙瘩鑽出來。

無論是氣氛的營造,或物件的使用,以及她把觀眾拉進到戲裡的互動方式,我都很喜歡。

另一個我喜歡的是陶維均的《請聊聊你自己》,因為他用的方式直接挑戰觀眾的人性,可惜我看的那場他太客氣了,沒有堅持要觀眾完全執行他的想法。

在戲裡,他要觀眾跟坐在身邊的陌生人對話聊天,並且發了一張紙給大家,可以隨便把對方容貌、說的話、或一些你想寫、你想畫的東西都記錄在這張紙上,他說,或許戲看完了可以送給對方作紀念,對喜歡旁聽、不愛聊天,尤其對與陌生人聊天有恐懼感的我來說,這樣的壓迫感雖然很不舒服,但也就因為有這樣的壓迫感,讓觀眾不得不入戲,而形成一個很奇特的看戲經驗。

今年的公寓聯展是在「逗馬精神」的規則下進行,簡單且粗略地說就是做戲的道具只能用公寓裡的東西或一隻手可以拿得動的東西,盡量使用公寓現有素材,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仍然覺得河童的《準時:一件使用說明》是在這個規則下創意最好的一齣,她把物件拆解後,變成一個個完全不同的物件,並且產生很多新功能及新呈現,從可愛變成驚悚,在轉眼間完成,戲劇效果十足。

蕃茄醬權充人血的手法,並不新鮮,但鄭絜真在《朝田》裡用得很鮮活,她讓觀眾直接面對鮮血噴濺的㤠怖,以及血濺四處的血腥場景,再慢慢讓觀眾了解她在過去面對父親發病時的血淋淋場面,都是用蕃茄醬來轉化內心的恐懼的事實,這也是一齣很符合「逗馬精神」的劇。

至於其他沒有談到的戲,在不到10坪的公寓起居室空間中,《牆》用了13個演員穿插在12個觀眾間,這種演員在觀眾間臥底的方式,讓我有點失焦的感覺,13個演員我認得出來幾個,其他的人我就不知道是演員還是觀眾,而因為散布在各角落,所以我也無法全面觀照到演出,戲開始時我是呈現雷達搜索狀態。

也就因為這樣的隱蔽性,直到戲演完,我還是沒有掌握到戲的內容是什麼,當然,這也可能跟我閱讀戲劇的基本能力不足有關。

薛儶豪的《我想跟你說》用燈光全暗的方式演出,是有想法,觀眾身處伸手不見五指的陰森環境下,只能用聽覺、嗅覺、觸覺來感覺這齣戲,也是個特別的看戲經驗,這應該是很驚悚的戲,但我看戲那天薛儶豪這個氣氛的營造不是那麼成功,還不如我在他排戲時看到的效果好,這個戲還有很大空間可以發展。

至於黃鏡丞的《公寓鑰匙綁架事件》,從頭到尾都是講電話的型式,讓他演得很辛苦,因為,觀眾只能聽到一半的對話、看到一半的表情,在劇情了解上就產生困難,而他電話對白既多又長,前言尚未消化,後語就已來到,光這一半的資訊就讓人應接不暇,遑論還得去揣測電話那一頭另一半的資訊。

都市更新是很複雜的東西,要在這麼一齣小戲裡講清楚,的確很難。

整體來說,看《公寓聯展》是每個愛看戲的人都值得有的體驗,它跟一般小劇場的戲不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戲劇實驗性方面的努力,也能感受到他們在嚴格的條件限制下的創意發揮,很好玩。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專訪】再拒2013公寓聯展:挑戰限制,故事就在「這裡」發生 ──專訪策展人蔣韜

【BIOS MONTHLY】
再拒2013公寓聯展:挑戰限制,故事就在「這裡」發生 ──專訪策展人蔣韜





採訪、撰稿:林易柔
攝影:兄弟項
(轉載自BIOS MONTHLY

在一座公寓、一間客廳、一間房間裡,甚至是樓梯間、床上、馬桶上、鏡子前面,我們常常會覺得有一瞬間,意識抽離,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置身於一部戲劇或電影裡:被人觀看。電影模仿人們的生活,固然,戲劇存在於日常之中。既然,在黑盒子劇場、大劇院中,戲劇都可以上演,那麼,在一棟濃縮生活十幾個小時的生存空間的公寓裡,戲劇是不是也可以悄然進行,在虛實之間來回沒有理由。

關於我們為什麼想被「觀看」,以及為什麼要「去看」,這是戲劇兩千年來的神秘問題───被分析、質疑,尚求生存。再拒劇團《公寓聯展》今年已來到第四屆,這群熱情的人們在新店老公寓上演派對邀請陌生人一起參與,將自己的私密故事剖開,和他人一同檢視自己。

近年來打破黑盒子劇場形式的表演在台灣的劇場界越來越蓬勃,公寓聯展之外,各式各樣不同場地以不同媒材表演的節目越來越多,小酒館、咖啡廳、美術館,甚至是旅館,都是劇團來去的好地方。其中,再拒的《公寓聯展》無疑是引領潮流的代表之一,從第一屆《北新路二段 80 號 4 樓》只有三個作品,融合了錄像裝置、舞蹈、戲劇等面向,是最初的實驗;第二屆《居+》以「居住的空間」為主題,好像所有創作者都是房客;第三屆 2011 年《The Evening of Everything.》以「物件」為主,融合許多物品到戲劇中。今年,公寓已來到第四屆,似乎也有那麼點不知道要再「玩什麼花樣」,然而,這座老而迷人的公寓然聳立著,只要這個「家」還在,戲就可以演。



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這裡⋯⋯模仿逗馬,「不可製造幻覺」

《公寓聯展 2013-事情是這樣的》在文宣上即以一種含蓄而略為消極的語氣敘述道:「事情就是在那裡發生的⋯⋯ / 就當我們坐在客廳,品著小酒,閒話家常的時候 / 突然來了一群號稱是劇場創作者的人 / 然後他們就開始表演了」這樣坦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的開場白是令人好奇而有趣的。

再往下看,策展人蔣韜寫在〈策展人是這樣說的〉:「若要說回這次公寓聯展策展的出發點,其實就是:很累。」

很累?看到這裡,不免感覺再拒這次是在葫蘆裡賣什麼藥?然而再看下去,卻是許多劇場人都共有的心聲,耐人尋味而誠實的告白。蔣韜寫道:在劇場中,我們常為許多旁支的技術上的事情溝通妥協。若這些技術上的事真的是重要的,那麼,「一開始我們就知道我們的資源和能力為何,為什麼會發想這個概念?這樣的話,從一開始就是自欺欺人。」或者「也許這個原初概念根本沒有問題,而且還很棒,它根本就不會因為這個意象如何執行而有所損傷。」

於是以此為出發點,他們決定模仿逗馬 95(Dogma95)的宣言,洋洋灑灑列出數條遊戲規則:

「不可以改變公寓現貌
不能裝台
必須使用現有光源
不可使用配樂式的音樂
不可裝潢
不可移動須兩人以上才能搬動的大型物體
不可製造幻覺,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這裡
不能換景……」

此些規則對不常看劇場的觀眾來講,似乎有些令人疑惑而艱澀,然而用意其實也只是希望將表演回歸於公寓中,「希望能單純一點,有點自然主義的,就是一個表演」。是否這次模仿逗馬95的公寓聯展,就會如拉斯馮提爾的電影一般殘酷犀利?但也如連拉斯馮提爾也未完全遵照逗馬 95,蔣韜也坦言,列出這些規則,主要是希望創作者不要太戲劇性,在合理範圍內呈現表演。最重要的其實是末四條:

「不要自欺欺人
不要害怕笨
一個想法如果在黑盒子劇場裡做會更好的話,就不適合在公寓做
一個作品如果不遵守以上規則會更好的話,就不適合放在這個劇展裡」

此四條規則直接而命中紅心,即使放在所有劇場中都適合。確實,一個想法放在哪種劇場呈現,必定要因地制宜,確實合適才行。而「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害怕笨」,更是送給所有劇場人最好的核心籤言。規則也許也不是真的所謂的「規則」,團員們一起進行這樣思考的訓練,如彼此磨練的工作坊。



一連串的表演、直接感受

在劇場以配樂工作為主的蔣韜,其實是台大戲劇系畢業,主要修習導演。這次他興起了模仿逗馬 95 的想法,提出後毅然決然擔任了此次公寓聯展的策展人。

曾參與前幾屆公寓聯展演出的蔣韜,在 2012 年再拒「沒有人的劇場演出」《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也有創作表演《你最愛的晦暗和你最愛的意識》。以現場配樂勾勒出關於一名女子的記憶,使所有坐在房中的觀眾都彷彿以五感知覺到對女子的愛戀,音樂如海潮流音拍打,閉上眼睛似乎可看見她悄然經過,香味和裙裾搖擺撼動。此次蔣韜回歸自己在戲劇系所學,希望帶領再拒的朋友們一同誠實直接的創作。

本屆公寓聯展創作者有曾彥婷、黃鏡丞、黃緣文 X 法蘭奇、鄭絜真、薛儁豪、陶維均,表演形式有較戲劇性的、自然主義的、很寫實的、很表演的;主題涉及社會議題、家庭衝突,也有感官上的,以及「不可事先透露的……」

一齣醞釀在公寓光影中的戲劇,必是進入那個空間後,才能真正感受到那難以言述的神祕氛圍。「希望就是一連串的演出,不見得是密合的、一定相關的,希望觀眾可以很直接、全面地感受到。」蔣韜為我們細細說道。

此次再拒的創作仍是實驗性的,他們也仍在挑戰與掙扎,始終在嘗試。關於限制,也許不是減少,反而是激盪出最多的創意和誠意。觸碰到感官細節的紋理,溫柔、真實的就像我們的生活。





《公寓聯展2013-事情是這樣的》
演出時間:
8 月 5 日(一) -8 月 18 日 (日) 晚上七點半
(8月 10 日(六)公休)
演出地點:
再拒公寓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二段 80 號 4 樓)
再拒部落格:
http://against-again.blogspot.tw/2013/06/2013.html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報導】再拒公寓聯展 推崇逗馬宣言

2013年08月05日 05:40  中國時報【汪宜儒/台北報導】 




再拒劇團開創邀觀眾進家門,在公寓裡看戲的「公寓聯展」,今年的策展人蔣韜參照1995年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提出的逗馬宣言(Dogma95)精神,推崇創作的純粹性。

逗馬宣言針對全球資本化的拍片模式提出反省,訂了10條拍片守則,強調電影要講求純粹性與真實,去除多餘的技術效果。

2007年開始的「公寓聯展」,每2年舉辦一次,以再拒劇團創團人黃思農的公寓作為演出場所,每場演出只能容納12位左右觀眾,感受親密有趣的觀戲氣氛。

70年次的蔣韜是近年活躍於劇場界的音樂創作者,也曾參加過去幾屆公寓聯展創作。他訂定今年的公寓聯展規則:只能使用客廳空間、不能裝台、換景、不可以裝潢公寓。蔣韜說,這不是美學上的模仿,而是期許創作者在綁手綁腳的情況下,能回歸思考簡單明瞭的原初概念。

今年參與的6組創作者,包括曾彥婷的《準時:一件使用說明》、黃鏡丞的《公寓鑰匙綁架事件》、黃緣文與法蘭奇的《牆》、鄭絜真的《朝田》、薛 豪的《我想跟你說》以及陶維均的《請聊聊你自己》。

陶維均以脫口秀形式思考「說話」這件事,長年投入社會運動的黃鏡丞,以獨角戲探討都更,曾彥婷則以物件劇場表現自己對於物理原理的熱愛。

公寓聯展5日至18日在新北市新店區的再拒公寓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