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迴響(二)】在酸屋《神遊生活》中學會做愛的藝術

本文轉載自Artstalks
文/ 唐翊薇
劇照/ 王玫心

《神遊生活》 是再拒劇團第五屆「公寓聯展」中, 其中一件位於永和「酸臭之屋」的作品, 由11位酸民共同創作。在內容上探討了真實與虛構之間的二元或模糊性,及其衍伸出來的---語言的理性與感性的岐義間的矛盾與辯證。形式上則藉由行為、發生、裝置、錄像、表演、即性、聲音、表演者與觀眾走動的身體、空間本質的再演繹, 詮釋出班雅明於1930年代提出的“漫遊”美學觀念。藉由此觀念展現,《神遊生活》亦同時對現今劇場中第四面牆的界限、看與被看的單一視線、文本敘事的封閉性,與似是而非的場景幻覺等問題,提出反身性的質問與回應。 每場觀眾大約控制在六人上下,循環時間約一小時。故事開始,金銀童子從巷內走出,手裡拿著身體大小的一塊鏡子走向觀眾。沈默數分鐘,在映照著觀眾身體與街道的鏡上寫下“真實是虛假的一瞬間“,這除了像揭示此次創作者所欲討論的核心母題外,同時也像表演者提前營造演出所需的氣氛,並在行前與觀眾達成默契,接著金銀童子帶領觀眾前往室內場地。到達酸屋門口,大家依次進入,並且在進入前必須按三次門鈴,彷彿在提醒另一頭的人,自己的存在與到來。像一般的住宅規劃一樣,人們進入房子會先到達客廳,客廳中央是空的,左邊牆上除了堆放一些傢俱外,還蹲靠著一位裝扮成”沙發“的表演者,在自己的喊叫聲中,重複著半蹲與坐下的動作,金銀童子則在一旁念起了“精子與淫子”的故事(改編自金斧頭與銀斧頭)。此時在沒有任何引導或座位的暗示下,觀眾可依照自己的選擇,分散到房子裡的各個場景去,並選擇自己的參與視角---站著或坐著;門邊或櫥櫃旁;擁擠的角落或空曠的中央。文本開始沒有了邏輯和主軸,觀眾各自漫遊在酸屋的夢境中。

走上二樓,共有三間房間,其中一間房間延伸到三樓的閣樓與戶外。由於現場表演都俱有即時性與流動性,所以這邊筆者大致描述一下自己在每間房間裡“剛好”看到的場景及順序,第一間房間,幾位表演者在光線陰暗的地板上不停蠕動,角落裡有一個直頂天花板,用廢棄物堆起的巨大裝置,第二間房間的電腦上,播著有蒙太奇剪接的錄像作品,部分影像記錄著酸屋的日常狀態與來往的人們。第三間房間,一位裸體的女性,將手中握著的紅色毛線線頭,慢慢地穿入一排排被固定在水管上的針,旁邊的電視裡放映著過去的行為記錄。三樓閣樓,微亮的房間掛著一盞盞用黑布罩起的黃燈,枯枝裝飾空間,整體呈現出莊嚴的儀式氛圍,而裡頭的少女,有時像女巫般的遊走,有時又像等待獻祭的處女般橫躺床上,與此夢幻空間對應的是,被鐵皮屋頂與街道人聲錯落包圍的戶外場景。像經歷一場暴風雨,潮濕且散落一地的物體看不出原本的形態,而金銀童子正坐在廢棄輪胎上唸著全新的故事,故事後方則有一位穿著內褲,用非洲鼓打著不協調拍子的表演者。

隨著時間的進行,演員漸漸開始像觀眾般四處移動,從原本的這個場景走到那個場景,再從那個場景,穿越走廊,走向另外一個場景。表演者與觀眾在空間中彼此交錯、耳語,甚至在角落抽著同一根菸、分享同一條毯子。現在回想起來,筆者已經忘記當時是什麼原因,選擇回到客廳的,能記得的只有最後在接近演出結束時,大家聚在酸屋客廳裡,昏暗的燈光下,已經分不清誰是觀眾誰是表演者,只見人站在椅子上、躺在地板上、拿著大聲公唱歌、慷慨激昂的背誦電影台詞等,人聲鼎沸、此起彼落,時間裡的所有蠢動、飄忽、莫名、亢奮突然糾結成一個敘事團塊, 成為一聲 “ 唉一~~~呀~“,演出結束。

最後,隨著金銀童子,觀眾前往一開始等待演出的地方,看見下一場的觀眾已在巷口等待。如演出後其中一位表演者所說:「我希望透過這種緊湊的場次設計和地點的重複安排,除了讓表演結構在形式上有類似于因重複敘述,而產生時間的循環錯覺外,也讓不同場次的觀眾能在表演最一開始與最後一刻結束的地方交匯、相遇,而前一場觀眾在演出過程中所獲得既是觀眾又是被動表演者的雙重身分後,面對金銀童子再度寫下的字句時,他會如何從剛剛的身體經驗中,重新思考兩者之間的意義與關係, ”兩者”可以指涉很多---真實與虛構、智慧或情感、中心與邊垂、純粹或混雜, ”哎~~~呀“或”愛~~~呀“等等。」

「酸臭之屋」實際坐落於永和鬧區的一條安靜巷弄內,平日除了作為私人的住宅空間外,透過不定時舉辦各種靜態展覽、表演、聚會活動,使其在既非黑盒子也非白盒子的狀態下,成為城市中新形態的另類藝文空間,而本次《神遊生活》創作元素複雜,文本又多層套疊,本身俱有太多不同的意義可說,以致筆者總覺得從哪個特定角度切入主題,對於其他沒說的都是可惜的,所以在此以一個較大的時代觀念進行總結。儘管作品中有些問題意識或破格手法在一些有經驗的長者眼中已是老生常談,早已自有其清晰的歷史脈絡與解答,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歷史地雷不但現今依然成為大部份的存在外,還不斷的隨時代在變形與轉移,而遺忘又是身為人的生物特徵之一。所以,現今創作者能做的也許不再是抱怨”能做的前人們都做過了!“(改編自草東歌詞),而是,如何在自己所屬的時代感覺結構下,用屬於自己的身體,以勞動或以風格為方法,並同時透過作品中參與的觀眾,將問題意識普及化。在一同承接歷史脈絡後,或許我們還能繼續學習、成長、逃逸與抵抗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