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HAMLET B.》

 文/陳炳釗、張藝生


這齣戲,早就不是Heiner Müller的《Hamletmachine》, 雖然他的身影仍在對話中一直存在
德國劇作家海涅‧穆勒(Heiner Müller)1970年代資本主義發展時期以劇作《Haml etmachine》,回應德國的歷史文化而產生的作品, 進行宏觀的文化反思。2008年,當資本主義和文化碰頭, 我們想,與其搬演在語言和文化脈絡下觀眾較難以了解的《Haml etmachine》,倒不如以其為藍本,直接和所處的文化、 環境對話,架構屬於我們血液的「哈姆雷特機器」

現時的劇場及文化環境,好像進入了一個「機器」時代, 過度亢奮卻非常有生命力。好像來到廿一世紀這個環境, 我們才能真正強烈感受到穆勒所描述的「當哈姆雷特成為機器」 的狀態

經過兩年的再思考觀察,2010年再作《哈奈馬仙之hamlet b.》,將台灣和中國也納入脈絡,提出更深入的探索和提問, 並分化出文化產業的四種觀點:代表文化工作者的哈姆雷特、 有態度的文化消費者奧菲麗、宏觀發展文創產業的領導階級, 以及隱晦批判的海涅‧穆勒或是我們。四種觀點相互角力, 反覆辯證著這幾年一直無法不去想一個問題:文化消費是出路, 還是不歸路?這是個關乎生存還是死亡的思考

在這首與「後現代文本經典中的經典」的對話詩篇,這場與「 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經濟為前題」的心靈抗爭,這些快被「 全球暖化而溶化的冰水覆蓋」的地球人,To be or not to be……我們該做出什麼樣的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