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報導﹞拂亮心中那曾經萌芽的小小的願望-《美國夢工廠》演前預報

作者:吉米布蘭卡

時間:2010.5.14 7: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2F排練場
名稱:再拒劇團 美國夢工廠

......本該是熱血沸騰的歌曲,在當下卻讓我難過的紅了眼眶。原來,劇的情緒累積至此,和自身的經驗融合,造成的力量感動的讓我無法控制,It Moves Me, Really!

寫這篇預報前,特地又找了林強的「向前走」來聽,回想起昨晚的整排,雖然道具、燈光、佈景都不完整,但故事動人、演員動人,一切就已足矣。曾經,自己也懷抱著美好的夢想,只是,有太多的可是與不確定,造就了現在的我的樣子。就如同劇中人,很辛苦的走著,很辛苦的被打敗,很辛苦的再繼續下去。

「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完成我的夢想!」
「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

所謂的夢想是什麼?想要成為的人又是什麼?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似乎要先對問題作定義。再拒劇團的《美國夢工廠》,找來四名演員,分別在不同的場景與時間,演繹夢想。然而,這夢想卻在不自覺中,慢慢地被周圍的闇黑現實所蠶食,顯露出不堪與悲哀。

面具和皮衣,一個冷冽的攻屬性S女王典型,搭一個受屬性的M男子,女王宣告,男子接受,將蠟燭滴落的滾燙蠟油,當作是自己甘於接受的歡欣眼淚。

屋子裡,有人穿上自己認為自己所屬樣子的外衣(或是說外皮),裝扮成所認為的自己,練習所認為的自己應該要有的樣子,驕傲的戴著面具,下巴抬高高的出門工作。可悲的驕傲,but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但,真是這樣嗎?

「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環遊世界;變成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選上總統!」
「一天只能喝兩杯咖啡、一星期要減掉8公斤、一個月要看一次診!」


量化的、計畫性的、規律的、固定的、不變的、相同的、僵直的(?)、死板的(??)、沒有創造力的(???)。什麼時候,我們的思維變得這麼一致?我們的夢想又是如此具有共識?彷彿這一大群人就是一個個體,大家肩併肩接踵靠著,彼此鼓勵著前進,渴望共同的遠大目標,卻又壓抑著自己那小小的、曾經有過的、微不足道的,連自己都懷疑是否能稱做是夢想的夢想。

就這樣被制約了:說話與行為,思考與生活。

影像跑出了林強「向前走」的MV,場上的演員也跟著一起律動,強勁的鼓聲與貝斯聲,用力地、深深地打中了我。本該是熱血沸騰的歌曲,在當下卻讓我難過的紅了眼眶。原來,劇的情緒累積至此,和自身的經驗融合,造成的力量感動的讓我無法控制,It Moves Me, Really!

演員的表現優異不需多說,薛儁豪的兩段獨白,沒有台詞,只有背景的投影搭配自身的動作與表情,讓我印象深刻到現在都還能想起他那又哭又笑的、令人心疼不忍的圓臉。姚淳耀也不再是《一頁台北》裡那憨厚可愛的大男孩,而是有更多面向、更強烈的舞台張力的演出。王安琪與陳雪甄,不管是販賣私密用品的銷售員,或是聽著父親聲音、獨自在倫敦闖蕩的演員,丟出來的畫面與氛圍都很真實地深擊人心。

生活呀,就是要多一點感動,多一些喚醒自己的體驗。在《美國夢工廠》的整排中,我很真切的感受到這感動的衝擊。因此,我給了自己一個完整感動的機會 (觀看正式演出),希望你也能一同來感受,重拾那有過的美好,拂亮心中那曾經萌芽的小小的願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