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文)
黎:剛剛有講到新的觀眾,我覺得新的觀眾缺乏辯證的話,也會是一種新的危險,定義新的觀眾需要一種整體社會結構與傾向的觀察,你以這個為目標、會成 為動機或者藉口? 你可不可以還不知道他們的定位與形體卻要開始討好或教育他? 我覺得新的一個觀眾千萬不要讓他成為一個藉口,就是你過度定義原有舊的觀眾的疲乏,卻又對所謂新的觀眾過度含糊地樂觀,當然在所有的階段這都是一個必要的 思考,但是他不能淪落為一個藉口,就是這樣我只是做一個提醒。
耿:我覺得劇場這個媒材跟其他創作有一個不一樣,比如 你也可以寫小說或者拍照或者是幹嘛,就是因為第一個它有當下性,第二劇場是一個公共交往,他有一個很強的公共性,公共性就表示你要有命題或者是你要去追問 跟這個社會,你要追問真正的問題,如果你不去追問真正的問題的話那個公共性就不存在了,因為我可以在家裡看小說….我想模糊還有一個關係就是其實過去十年 記憶中,在我記憶中有刻痕的戲其實沒有太多,因為沒有留下太多這種深刻的問題,那模糊也可能是這個時代的特徵,但是也許有比較大的危險就是說,我就只能看 到這個世代的總稱,我沒有辦法看到這個世代的作品,因為我找不出各個作品的特色。我覺得未來十年要面對更大的問題是關於在空間上的,在劇場演出空間的政治 性的問題,因為在八零年代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台灣小劇場的演出跟空間的邊緣化有很大的關係,那現在慢慢慢慢新的空間開始出現了,那這些空間由國家投資或 者是由文化政策來主導,其實他對整個小劇場的表演生態有非常觀念性的影響,為什麼要申請補助,因為你覺得只有在這種空間裡面才可以做戲,所以你要申請補 助,所以我覺得空間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然後這也是一個比較難被更動的,因為這不是一個想像的,是一個你需要花資金,或者是可能牽涉到都市規劃的這個問 題。其實過去這十年有一個特殊的點,就是對於這些空間的互動或適應的過程裡…
王:我覺得這次算難得有機會讓我們老中 青三代把話說清楚、講明白,一個均質化的文化現象所帶來的危險,就是讓我們看不到個人化的風格。解嚴以後的社會不管是現代化也好,消費化也好,當同性戀已 經不再是一個異質性的社會議題時,那麼有沒有人會接著談AIDS呢?或者現在已經可以正大光明的宣揚台獨主張,但有沒有人接著談無政府主義呢?大家好像真 的活在自由、民主的烏托邦裡了,不需要再來談什麼社會議題,只要把企劃書寫好,拿到補助才是最重要的。
那為什麼還要 搞小劇場呢?也許可以出名,也許可以維生,但更重要的是可以被了解,劇場是一個可以溝通、對話的地方,卽使是一種對日常的反叛,也想在劇場裡尋找到知音 人。因為反叛,對話的空間才被打造出來,但現在年輕人寧願耽溺而不想對話,他們的小劇場就變得一點都沒有反叛精神。剛才思農在講均質化的問題,仍然是往微 觀的問題在看,看到的是被幾代的劇場人包圍著,把你們弄得很壓抑。在你為自已設定了這樣一個環境之後,你就容易會有不公平的看法,我們為什麼要跟著你們 走?我們為什麼領不到一個時代的風騷?
但是你根本沒有看到你們這一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老被人說三道四?我 不管什麼上一代或下一代,我看到的是整個小劇場的論述都被弱化得很嚴重。我要講的是,所謂論述被弱化的問題不在於藝術性的論述被弱化,更在於對作為非主流 性的小劇場,它有什麼存在的應然性呢?想要跟社會對話?想要表現異質的次文化?還是其他什麼?回頭看八O的小劇場運動,就自行創造了一套有別於主流話語的 論述。你用自已話語建構的論述,就會被人家看到你發言的位置,沒有論述的話,就沒有人把你看成是個東西。但是誰來論述小劇場?就像小劇場運動時是自已來論 述自己,否則誰會理你呢?
黎:要去談所謂的一個政治結構來看資源的可能…然後談到演出空間,我有比較象徵性的說法, 容許我以自己為例—到了中生代、常被視做準主流的階段,我仍然常常在感受一個事情就是說,往中心移動要保持一個邊緣意識,或者清楚認份地了解那要什麼樣的 代價。人就是一種感性,在藝術創作過程上先承認與理解自己是一個再生者還是個開創者? 如果你覺得你是開創者,你有把握根本更直接就在中心開創更內在的一個空間嗎? 還是你根本就是應該去找一個新的荒野? 你要不斷的在新的心理空間跟物理空間去找新的荒野,你要去那邊才能呼應你所謂開創的一個姿態,像我自己我就覺得我應該成為不了一個開創者,我沒有這個能 量,修行或者革命的能量,但我會期許跟提醒自己,不管往哪個中心移動,我至少隨時有一個邊陲意識,如果你是一個再生者的話,至少可以給自己這樣一個提醒, 不斷告訴自己我是比較靠邊一點的,或者至少了解邊陲是如何存在,這樣可以避免自己被封鎖在中心,最不濟至少也看好逃生出口,不管別人怎麼看,但是你對自己 可以有這樣的一個期待,然後也許可以有一個比較好的一個解放或者平衡的保證,就你不會被牽著走。
黃:先回應之前的談 話,我在談的「冷漠」是對普遍社會狀態的表述,而非只是世代間的溝通障礙。儘管電腦的普及讓我們發聲的管道變得多元,但相對的,人們更沒有意願或耐性聆聽 彼此,而是更習慣簡化的語言及速成的文化表述。而我想對抗這樣的冷漠將是我持續從事劇場創作的主因。
在來之前,我其實對未來劇場並沒有美學 上的期待,直到我看到了一段John Berger的話,如果所有的未來,「都是建構在死者的想像之中」,所謂的當下,亦是過去死者的想像。我們身處在何方?我們為什麼要過這樣的日子?我們為 什麼痛苦?這是劇場過去的提問,而這也將是未來劇場的提問,因為人類的苦難,從來沒有像今日一般,強烈的被連結為一個整體。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刻如同現 在,這些頻繁發生的天災與大規模戰爭,逼使我們面對,這世界正面臨的毀滅。(以上談話礙於篇幅難以載錄,讀者若有興趣,可參閱黃思農的個人站 台:http://wildgrass-snow.blogspot.com/)
耿:假設小劇場是游走在一種邊陲的 話,那從現今的這個狀況來看的話,其實要從文本或分析語言出發,現在這個環境的要重新找回文本或語言的完整性,因為在社會語言已經是被碎片化的,小劇場之 前是因為要反對那個僵化語言,所以就正面去抵抗,那現在要倒過來。因為語言多元化了,但事實語言多元化還不夠,你只是被這些多元弄得團團轉,所以現在應該 重新回來讓進來劇院裡面的人,在這個劇場裡頭能夠感受到語言的力量,語言要重新找回它的力量,因為劇場本來就是一個變動性的東西,因為它可以挑文本可以挑 身體也可以挑技術,就看劇場怎麼樣去回應那個世代。那我最後想問一個問題,其實選擇劇場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你覺得如果繼續有人要投身這一行或投身在這個 裡面的話,他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對自己生命或對生活有什麼樣的想像?他才能夠在未來十年裡面待在劇場裡頭。
王:我覺 得台灣小劇場的表現其實沒有那麼多元化,大家都很想從形式切進一個觀念的表現,卻不是從觀念發展出一種形式的表現。大家對美學表現的掌握還是用很概念的方 法,所以影響了內容表敍這一部份,就顯得很多作品談的東西都很老梗。譬如說在這幾年裡,我看了很多戲都有在用影像搭配現場的表演,但結果都是一場災難,為 什麼非用影像不可呢?難道不用不可嗎?那麼既然用了為什麼又讓人覺得是多餘的呢?最主要的問題是,他們不知道小劇場的表現力到底是什麼東東!
剛 剛聽思農講到溝通的問題,我覺得溝通是一種慾望、一種挫折,更是一種需要,我把自己的這些心情通過一齣戲表現出來,也是把生命光影反映了出來。這種溝通的 慾望,顯示在這資本主義的社會裡,大家都很寂寞,不寂寞就不會來做小劇場,你寂寞我也很寂寞,溝通慰藉了這種寂寞,所以大家來搞小劇場其實很重要。這種寂 寞是一種人的存在性,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可以通過一齣戲來呈現生命的理由?當初小劇場運動時,為什麼有人不去劇場而要到廢墟裡面去演戲?因為廢墟有一種吸引 人的東西,它隱喻的是心靈空間的某種情境。最後我想說,小劇場裡老、中、青三代,其實都有相通的地方,唯一不通的是各人要做怎樣的戲卻是門道不同,說到底 是我們為什麼要躭在小劇場,根本不能讓自已好好活著,卻一直想著要做戲這件事,是的,離開了小劇場的身體,好像停在半空中著不了地啊!
黎: 我比較簡單,因為你說選擇劇場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對我來講還有就是你選擇什麼樣的劇場條件,其實我還是重複講我上一個命題談空間的時候的觀點,就是你 要去尋找荒野、跟你只是在一種結構裡頭意識到一種邊陲,那個生活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但是做為一個比較有機會回頭看、然後對自己的生命過程有一些記憶有一些 交代的一個創作者,王墨林已經講到了關鍵,就是寂寞,我覺得你要安於寂寞吧,那個跟物質沒有直接的關聯,我也不是倚老賣老,而是過去二三十年間,不同的物 質條件、不同的生命節奏,我也都很深入地領略過,就是說我不是生出來一下子就是現在這個樣子,還有現在這個位子,剛剛講的思農你們比較熟悉的櫻井大造他們 做那些東西,也都有他自己生命的一個過程,就是跟大的歷史對位的自己的歷史。我覺得講下一個十年,最後你還是得先回頭去看,而且讓現在跟未來選擇的生活方 式在你最後回頭看的時候具有足夠的空間跟高度。
黃:做劇場終究是出於一種創作慾,而慾望不只是關乎你想要「擁有」什 麼,它還關乎你想要「改變」什麼;我說的「改變」包括各式各樣的看待文化的方式、態度和想像。做為一個創作者,我對於建立固定的風格形式沒有興趣,那比較 像一種策略上的思考。比如說兩年前做「沉默的左手」這齣戲,我從種族去切入新移民處境這個命題,但卻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發現,我沒有資格代替別人去講他們 的故事。最後我選擇跟相對於他們的優越階級對話,想辦法讓對這些議題完全不感興趣的人,意識到這個台灣當下正發生的種族歧視與階級鬥爭和他們的關係。而當 我確定了對話的客群時,我也就選擇了史詩劇場的形式(或策略),因為不同的時間點面對不同的問題,你會尋找不同的位置,相對的在創作上自然也有不同的策 略。我還要澄清一點,為什麼要與這些人對話,並不是因為要拿「新觀眾」來當藉口,一個黑人女性主義者Bell Hooks曾經談到:「只有當男性真的參與了女性主義運動的時候,女性主義才有可能邁出真正的第一步。」對我來說,任何劇場的邊緣論述、少數論述都沒有辦 法也沒有理由放棄這些相對優越的階級,我們必須想辦法從行銷到宣傳,讓他們走進劇場,讓他們逼視他們所不願面對的,並且如果可能的話,改變,一步一步的。
(本文轉載自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Guling Newsletter NO.13│page.04)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瞻前顧後---老中青三代談台灣小劇場十年前與十年後(上)
(本文轉載自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Guling Newsletter NO.13│page.04)
時間:2010年3月17日 PM 04:0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2樓會議室
主持人:耿一偉
與談人:王墨林、黎煥雄、黃思農
耿一偉(本刊總編輯,以下簡稱耿):先請各位為過去十年來做一個總結,這十年台灣小劇場的整個發展上有什麼特色或者是成果,能讓我們在進行未來十年之前先釐清一下歷史的軌跡…
王墨林(資深劇場工作者,以下簡稱王):在過去十年小劇場的特色,就是一個收編體制的確定,我們可以看到這十年有很多劇團成立,或是有很多人投入到小劇場來。他們的生產過程幾乎都一樣,也就是搞出了一個企劃書的「書寫文化」;能不能做戲或做這個戲大概要給多少錢,評審都是以你這份企劃書為主。但是企劃書裡面寫的其實跟要演的,常常都會有極大落差,這種關係詭異的是真真假假,企劃書不是要演出的重點,但必須憑藉著企劃書才能拿到補助,可以說一切都是為了錢。
其次就是消費文化的成熟;我從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小劇場來看,他們的創作幾乎都跟他們生活裡面的消費文化有關係。譬如說在他們談的主題裡,不管是異性戀或同性戀,大部份的人談到愛情,就讓人看起來非常熟悉的感覺,根本不會有什麼意外,不會有超乎你的想像,而有一個完全他者化的觀點。年輕人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也就是他們的身體知覺也都被消費文化搞到非常均質化,當消費文化建立了這樣一個均質化的文化生態,以前八O年代小劇場運動時大家都想跑到海邊、山上去做身體訓練,或是做表演什麼的,現在年輕人的身體卻都是乾乾靜靜的,所以他們的戲最多就是在客廳裡演戲,對於舞台空間的想像極其貧乏。
第三個就是學院派的方法論掛帥;因為這十幾年各校戲劇系已經培養了不少畢業生,他們都委身到小劇場來,但是小劇場就他們宏大的志氣來講,只是一個過程,他們最終想要進入電視、電影界,那才是他們最高的理想。這跟台灣學院派不但沒有把戲劇嚴格地與電視、電影做好區分,還混在一起來談表演藝術是有關係的。學院派對傳授戲劇的基本知識是好的,但那些知識不是絕對的標準,尤其劇場更重要的它是一個創造想像力的場域,沒什麼生產模式可依循。在這方面學院提供的開放空間就太窄了,不像小劇場從街頭運動長大起來,對這個世界的想像,跟學院裡好人家的養成教育是兩回事,所以你看到從學院出來的年輕人,他們的身體都很被壓抑,想像力普遍都很狹窄。
基於以上三點,我給我看到現在的小劇場下結論,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越來越保守化。
黎煥雄(資深劇場導演,以下簡稱黎):以補充式的角度來講,我只講一個大的重點就是風格的忽略,風格的啟示在於自我個性的觀照,每個人都強調自我,可是進而透過表達形成一個存在意識的省思,而且因應不同階段需要面臨的課題來應對--譬如社會運動的階段、反均質或消費化的一個階段—這樣形成的人格,我覺得都不夠突顯,也就是說風格是不被討論的--不被意識也不被討論,呼應剛剛提到的問題,不管在主流或是非主流的範圍,令我害怕的是這個事情,也呼應你提到的均質化--那就等於這個均質化整體顯現出來的是這個對風格的不理解,甚至強烈到不諒解超過這個均質的範圍的勢力,所以反而是小劇場自身對前衛美學有著更大的不安全感,這是我覺得在這十年接觸小劇場時心情上常會有的感受,這些人不是應該提出更前衛或更激進的、屬於他們的生命哲學或者世界觀的嗎?但是因為均質化傾向,之後你做一個比他難理解的事情的時候,反而常常要承受一個不理解或不諒解,也就是他們對自己內部、或對前衛美學的態度,反而比對主流所建立的一些商品品味來得更不友善,當然這個不友善也許是很潛意識的,至少,美學形式、表演系統都顯現了主流趨近,而這些都是去風格化,但是沒有風格,我真的很難知道一個生命的獨特樣貌,我先講這點。
黃思農(再拒劇團團長,以下簡稱黃):這十年開始,政府有一個假的民主機制在,我們可能可以參與對政策的討論,直到這件事被架空之前。先不管這是不是假象,相對於企業的決策過程,我們是無法參與股東會議的,而企業最大的目的就是在保障股東的權益,補助這件事所反應在新一代的劇場工作者上,與其說是政治上的分配不均,不如說是如何面對資本霸權。同時,這十年來我們希望劇場出現新的觀眾,因為如果沒有新觀眾我們就不會有新的劇場,所以創作者應該要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跟剛剛黎煥雄定位的「對於均質化沒有理解能力的」觀眾做溝通,觀眾又該如何找到一個新的觀看方式?就是我們正在追尋的。回到我自己和身邊的一些新生代創作者身上,我們並不會覺得自己在做「前衛」藝術,但也不覺得自己在做「商業」藝術,因為當我們面對新的觀眾的同時,這些觀眾同時集結了不同的小眾。
耿:那我想是不是就請三位來對未來十年的可能性不管是美學上的或者是策略上的,那麼甚至是政治上的都可以提出可能性的預測或是建議性的看法。
王:我講生命的意味是藏在風格裡面的,在舞台上要呈現一個角色的生命感覺,是跟導演要怎麼處理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狀態有關係,有時候,從身體移動的Timing拉出的線條,也可以看得出角色的生命狀態,談到這個就跟美學的sense有關係。要談小劇場未來的十年,我想不能不問:現在的小劇場有沒有作者風格的出現?這就跟小劇場的美學論述在哪裡有關係。現在表演藝術評論幾乎一蹶不振,不要說小劇場,連商業劇場的評論也是很弱,所以在談小劇場未來的十年,我們要不要重新看一個作者的誔生?以這樣作為下一輪小劇場的開始。像八O的小劇場運動,黎煥雄、田啟元都各有各的風格,當我們評論他們時,很重要的是能以作者的風格來看待他們各自的位置。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很LKK的看法,但作者的風格跟導演怎樣呈現生命的意味是有關係的。
生命不是講一個抽象、空洞的概念,不是在煽動悲傷的氛圍,生命其實就是一個呼吸的呈現吧?導演怎麼把演員拉過來,又把他拉過去,或者是導演怎麼去處理一種安靜,總而言之這些東西的展現,都是導演在展現一個風格,也是展現一種生命狀態。現在大家在評論小劇場的戲時,竟然還是把重點放在演的好不好,導的流暢不流暢,我勿寧是對一個作者有沒有形成更有興趣。小劇場作品的好壞應該是建立在這一點上,所以我認為未來十年討論的若還是環境面的問題,卻對長久以來已經荒廢化的美學問題不好好討論,我相信小劇場未來十年仍舊跟現在我們看到的一樣,面貌是模糊不清的!
黎:我因應這個脈絡而去期待的下一個階段、下一個十年,首先,就是描述自己,描述自己有兩個層面,因應形式上的,就是說需要更多的人寫劇本,但是需要辯證或者是分析出寫劇本跟打嘴砲之間的差別,它們之間的輕重差異不見得不成立,可是你怎麼調和這件事情,然後因應美學的第二個,我覺得可以用更清楚的風格對抗更大的沒有風格,這點除了創作之外,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論壇,八零年代我們的經驗是,我們甚至還沒有這個論壇意識、有點什麼都還沒真的發生的時候,很幸運的我們週遭已經因為我們而形成了某種程度的論壇,這個東西成為很大的一個動力,然後也造成很大的美學上頭的一個審思,就是說當有人討論你,你會看他用什麼觀點看你,然後你怎麼回應他,在作品、在理論上等等,然後在同儕之間也有同輩創作者的一個互動跟交流,我覺得這也是過去十年不足、下個十年可以充分去營造的,但是形成論壇也要思考的就是新媒體,PTT式的網路夠不夠,我很喜歡年輕人把它翻成批判的批、踢來踢去的踢,我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除了又批又踢之外還要做什麼? 當然是網路社群裡頭的一種自我描述,我覺得沒有這些動作、這些書寫、這些自我的描述,然後你有再靈活的身段去打資源戰、或是游擊戰,我覺得都會讓人覺得可惜或者是不足,所以風格化的文本、自己的網路論壇,是我對下一個十年的第一個想法。
黃:我自己覺得七年級生的成長背景是一個文化雜交的狀況,在這個狀況下,盡管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依然是所謂的大中國教育,但在各個層面上我們還是受到很多美國及歐洲文化的影響。然後當我們回頭看一些老一輩對新世代的描述,常常發現它所凸顯的是解讀的無能。也就是除了劇本的匱乏外,我們也缺乏能夠去論述當下及新世代作品的劇評家和學者,因為這些人並不是在相同的文化脈絡下長大。無能論述卻又必須論述時,新生代常常會被描繪為「缺乏自我」或者是「風格模糊」。事實上既然十年來不斷有新的技術出現在劇場裡,這些新技術當然或多或少建立了新的劇場風格。
我覺得論述過去十年容易,但是論述「當下」很難;而我也納悶即使是十年前所謂百花齊放的那個年代,在那個當下到底有多少人去論述它,又有多少人能把那個時刻講的清楚,事實上很多都是後來回頭看時,我們再為它貼上一個前衛的標籤,而人總是對當下的感知比較愚蠢。
王:你是說之前的歷史還是現在的狀態?
黃:我先講現在的狀態然後回到歷史,它之所以被論述很多程度上是因為他變成了歷史,而當下總是缺乏論述,這些學者專家也很誠實的表述自己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在做什麼,但是無法被論述和七年級生沒有自我風格我覺得是兩件事。
接續下文:「瞻前顧後---老中青三代談台灣小劇場十年前與十年後(下)
時間:2010年3月17日 PM 04:0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2樓會議室
主持人:耿一偉
與談人:王墨林、黎煥雄、黃思農
耿一偉(本刊總編輯,以下簡稱耿):先請各位為過去十年來做一個總結,這十年台灣小劇場的整個發展上有什麼特色或者是成果,能讓我們在進行未來十年之前先釐清一下歷史的軌跡…
王墨林(資深劇場工作者,以下簡稱王):在過去十年小劇場的特色,就是一個收編體制的確定,我們可以看到這十年有很多劇團成立,或是有很多人投入到小劇場來。他們的生產過程幾乎都一樣,也就是搞出了一個企劃書的「書寫文化」;能不能做戲或做這個戲大概要給多少錢,評審都是以你這份企劃書為主。但是企劃書裡面寫的其實跟要演的,常常都會有極大落差,這種關係詭異的是真真假假,企劃書不是要演出的重點,但必須憑藉著企劃書才能拿到補助,可以說一切都是為了錢。
其次就是消費文化的成熟;我從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小劇場來看,他們的創作幾乎都跟他們生活裡面的消費文化有關係。譬如說在他們談的主題裡,不管是異性戀或同性戀,大部份的人談到愛情,就讓人看起來非常熟悉的感覺,根本不會有什麼意外,不會有超乎你的想像,而有一個完全他者化的觀點。年輕人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也就是他們的身體知覺也都被消費文化搞到非常均質化,當消費文化建立了這樣一個均質化的文化生態,以前八O年代小劇場運動時大家都想跑到海邊、山上去做身體訓練,或是做表演什麼的,現在年輕人的身體卻都是乾乾靜靜的,所以他們的戲最多就是在客廳裡演戲,對於舞台空間的想像極其貧乏。
第三個就是學院派的方法論掛帥;因為這十幾年各校戲劇系已經培養了不少畢業生,他們都委身到小劇場來,但是小劇場就他們宏大的志氣來講,只是一個過程,他們最終想要進入電視、電影界,那才是他們最高的理想。這跟台灣學院派不但沒有把戲劇嚴格地與電視、電影做好區分,還混在一起來談表演藝術是有關係的。學院派對傳授戲劇的基本知識是好的,但那些知識不是絕對的標準,尤其劇場更重要的它是一個創造想像力的場域,沒什麼生產模式可依循。在這方面學院提供的開放空間就太窄了,不像小劇場從街頭運動長大起來,對這個世界的想像,跟學院裡好人家的養成教育是兩回事,所以你看到從學院出來的年輕人,他們的身體都很被壓抑,想像力普遍都很狹窄。
基於以上三點,我給我看到現在的小劇場下結論,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越來越保守化。
黎煥雄(資深劇場導演,以下簡稱黎):以補充式的角度來講,我只講一個大的重點就是風格的忽略,風格的啟示在於自我個性的觀照,每個人都強調自我,可是進而透過表達形成一個存在意識的省思,而且因應不同階段需要面臨的課題來應對--譬如社會運動的階段、反均質或消費化的一個階段—這樣形成的人格,我覺得都不夠突顯,也就是說風格是不被討論的--不被意識也不被討論,呼應剛剛提到的問題,不管在主流或是非主流的範圍,令我害怕的是這個事情,也呼應你提到的均質化--那就等於這個均質化整體顯現出來的是這個對風格的不理解,甚至強烈到不諒解超過這個均質的範圍的勢力,所以反而是小劇場自身對前衛美學有著更大的不安全感,這是我覺得在這十年接觸小劇場時心情上常會有的感受,這些人不是應該提出更前衛或更激進的、屬於他們的生命哲學或者世界觀的嗎?但是因為均質化傾向,之後你做一個比他難理解的事情的時候,反而常常要承受一個不理解或不諒解,也就是他們對自己內部、或對前衛美學的態度,反而比對主流所建立的一些商品品味來得更不友善,當然這個不友善也許是很潛意識的,至少,美學形式、表演系統都顯現了主流趨近,而這些都是去風格化,但是沒有風格,我真的很難知道一個生命的獨特樣貌,我先講這點。
黃思農(再拒劇團團長,以下簡稱黃):這十年開始,政府有一個假的民主機制在,我們可能可以參與對政策的討論,直到這件事被架空之前。先不管這是不是假象,相對於企業的決策過程,我們是無法參與股東會議的,而企業最大的目的就是在保障股東的權益,補助這件事所反應在新一代的劇場工作者上,與其說是政治上的分配不均,不如說是如何面對資本霸權。同時,這十年來我們希望劇場出現新的觀眾,因為如果沒有新觀眾我們就不會有新的劇場,所以創作者應該要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跟剛剛黎煥雄定位的「對於均質化沒有理解能力的」觀眾做溝通,觀眾又該如何找到一個新的觀看方式?就是我們正在追尋的。回到我自己和身邊的一些新生代創作者身上,我們並不會覺得自己在做「前衛」藝術,但也不覺得自己在做「商業」藝術,因為當我們面對新的觀眾的同時,這些觀眾同時集結了不同的小眾。
耿:那我想是不是就請三位來對未來十年的可能性不管是美學上的或者是策略上的,那麼甚至是政治上的都可以提出可能性的預測或是建議性的看法。
王:我講生命的意味是藏在風格裡面的,在舞台上要呈現一個角色的生命感覺,是跟導演要怎麼處理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狀態有關係,有時候,從身體移動的Timing拉出的線條,也可以看得出角色的生命狀態,談到這個就跟美學的sense有關係。要談小劇場未來的十年,我想不能不問:現在的小劇場有沒有作者風格的出現?這就跟小劇場的美學論述在哪裡有關係。現在表演藝術評論幾乎一蹶不振,不要說小劇場,連商業劇場的評論也是很弱,所以在談小劇場未來的十年,我們要不要重新看一個作者的誔生?以這樣作為下一輪小劇場的開始。像八O的小劇場運動,黎煥雄、田啟元都各有各的風格,當我們評論他們時,很重要的是能以作者的風格來看待他們各自的位置。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很LKK的看法,但作者的風格跟導演怎樣呈現生命的意味是有關係的。
生命不是講一個抽象、空洞的概念,不是在煽動悲傷的氛圍,生命其實就是一個呼吸的呈現吧?導演怎麼把演員拉過來,又把他拉過去,或者是導演怎麼去處理一種安靜,總而言之這些東西的展現,都是導演在展現一個風格,也是展現一種生命狀態。現在大家在評論小劇場的戲時,竟然還是把重點放在演的好不好,導的流暢不流暢,我勿寧是對一個作者有沒有形成更有興趣。小劇場作品的好壞應該是建立在這一點上,所以我認為未來十年討論的若還是環境面的問題,卻對長久以來已經荒廢化的美學問題不好好討論,我相信小劇場未來十年仍舊跟現在我們看到的一樣,面貌是模糊不清的!
黎:我因應這個脈絡而去期待的下一個階段、下一個十年,首先,就是描述自己,描述自己有兩個層面,因應形式上的,就是說需要更多的人寫劇本,但是需要辯證或者是分析出寫劇本跟打嘴砲之間的差別,它們之間的輕重差異不見得不成立,可是你怎麼調和這件事情,然後因應美學的第二個,我覺得可以用更清楚的風格對抗更大的沒有風格,這點除了創作之外,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論壇,八零年代我們的經驗是,我們甚至還沒有這個論壇意識、有點什麼都還沒真的發生的時候,很幸運的我們週遭已經因為我們而形成了某種程度的論壇,這個東西成為很大的一個動力,然後也造成很大的美學上頭的一個審思,就是說當有人討論你,你會看他用什麼觀點看你,然後你怎麼回應他,在作品、在理論上等等,然後在同儕之間也有同輩創作者的一個互動跟交流,我覺得這也是過去十年不足、下個十年可以充分去營造的,但是形成論壇也要思考的就是新媒體,PTT式的網路夠不夠,我很喜歡年輕人把它翻成批判的批、踢來踢去的踢,我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除了又批又踢之外還要做什麼? 當然是網路社群裡頭的一種自我描述,我覺得沒有這些動作、這些書寫、這些自我的描述,然後你有再靈活的身段去打資源戰、或是游擊戰,我覺得都會讓人覺得可惜或者是不足,所以風格化的文本、自己的網路論壇,是我對下一個十年的第一個想法。
黃:我自己覺得七年級生的成長背景是一個文化雜交的狀況,在這個狀況下,盡管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依然是所謂的大中國教育,但在各個層面上我們還是受到很多美國及歐洲文化的影響。然後當我們回頭看一些老一輩對新世代的描述,常常發現它所凸顯的是解讀的無能。也就是除了劇本的匱乏外,我們也缺乏能夠去論述當下及新世代作品的劇評家和學者,因為這些人並不是在相同的文化脈絡下長大。無能論述卻又必須論述時,新生代常常會被描繪為「缺乏自我」或者是「風格模糊」。事實上既然十年來不斷有新的技術出現在劇場裡,這些新技術當然或多或少建立了新的劇場風格。
我覺得論述過去十年容易,但是論述「當下」很難;而我也納悶即使是十年前所謂百花齊放的那個年代,在那個當下到底有多少人去論述它,又有多少人能把那個時刻講的清楚,事實上很多都是後來回頭看時,我們再為它貼上一個前衛的標籤,而人總是對當下的感知比較愚蠢。
王:你是說之前的歷史還是現在的狀態?
黃:我先講現在的狀態然後回到歷史,它之所以被論述很多程度上是因為他變成了歷史,而當下總是缺乏論述,這些學者專家也很誠實的表述自己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在做什麼,但是無法被論述和七年級生沒有自我風格我覺得是兩件事。
接續下文:「瞻前顧後---老中青三代談台灣小劇場十年前與十年後(下)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迴響﹞DREAM
文/Pei
站台/Pei's Place@邊境‧近境
我每天騎小摺逛開心農場,一邊喝星巴克一邊行動上網
穿Levis讀1Q84變哈根大師,小S莒哈絲都是我的粉絲
我是忙著吃早餐的牛仔,不是背叛就是我愛故我在
-對啊對啊,我無法不熱愛你們所熱愛
──兩廳院網站
姚淳耀:「我們似乎從一出生就學會向上仰望。」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充滿了正面的能量,每個人都用著堅定的語氣說著「明天會更好」,用著堅定的眼神唱著「向前走」,整個社會都抬頭仰望著天空、想著「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一個穿著馬甲的金髮女子,給了男子一張進入美國夢的入場券,代價是必須戴上面具、捨棄過去的自己,必須被滴上滾燙的蠟油、歷經痛苦的折磨,必須吃下聖體喝下聖血、全心全意為夢想奉獻。你,願意嗎?
OH…再會吧!OH…啥米攏不驚!OH…再會吧!OH…向前走!
讓我們甘願犧牲而無所畏懼的夢想到底是什麼?成為大家所認為你應該要成為的人。
你應該要成為一個成績名列前茅的好學生,你應該要成為一個備受尊敬年薪百萬的大律師、大醫生,你應該要成為眾所矚目、耀眼發光的大明星,別人會的、你都會,別人不會的、你還是會,大家認為你應該要成為能光耀門楣的人,這就是你的夢想。麥當勞叔叔為了夢想,每天練習微笑的弧度、練習揮手的幅度,每天穿上鮮豔的黃紅制服、套上紅白條紋的長靴,大家認為麥當勞叔叔應該要成為一個帶來歡樂的人,所以他每天練習「歡樂」的樣子。
讓我們甘願犧牲而無所畏懼的夢想到底是什麼?達到這個社會所定下的那些目標。
一天吃五種蔬果、一週看三本書、七點起床十點睡覺、一週運動三次一次三十分鐘、半年洗一次牙、一年一次健康檢查、一天喝一杯咖啡… …,考試考到100分、年度考績拿甲等、30歲前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35歲前在臺北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40歲前環遊世界…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夢想竟變成可以量化的數字?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夢想竟變得如此地一致?
在一致的夢想底下,我們擁有了一致的生活。大賣場的保險套推銷員,推銷臺詞講得口沫橫飛,不吃螺絲、不結巴,「不溼不黏不沾手的美國夢保險套、美國夢保險套,買兩盒送一盒、買兩盒送一盒,A condom a day, keep children away…」,她的聲音就像是郵局裡叫著號碼的語音機器;便利超商的店員聽到第一聲「叮咚」說著「歡迎光臨」、聽到第二聲「叮咚」說著「謝謝光臨」,「叮咚!」「歡迎光臨!」「叮咚!」「謝謝光臨!」「叮咚!」「歡迎光臨!」「叮咚!」「謝謝光臨!」… …。在一致的生活底下,我們變成了一致的人,說著一致的沒有聲調的話語、做著一致的不帶感情的動作。
「你不是你所以為的,你是你所希望的。」達到了你所希望的、或者說大家所希望的,然後呢?曾經風光一時的流行音樂巨星,現在卻在地上如毛毛蟲般蠕動,手放胯下的招牌動作,如今顯得可笑又畸形;漢堡薯條是麥當勞叔叔最大的驕傲,現在卻成為他食不下嚥的痛苦。這些現實這個社會都沒有說,所以我們繼續向上仰望、繼續為了夢想犧牲,渴望自己成為成功所欽點到的那一個,繼續唱著「向前走」。
OH…啥米攏不驚!OH…向前走!
整個世界是一個充滿夢想的美國夢工廠,我們是工廠製造出來的… …機器人。
站台/Pei's Place@邊境‧近境
我每天騎小摺逛開心農場,一邊喝星巴克一邊行動上網
穿Levis讀1Q84變哈根大師,小S莒哈絲都是我的粉絲
我是忙著吃早餐的牛仔,不是背叛就是我愛故我在
-對啊對啊,我無法不熱愛你們所熱愛
──兩廳院網站
姚淳耀:「我們似乎從一出生就學會向上仰望。」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充滿了正面的能量,每個人都用著堅定的語氣說著「明天會更好」,用著堅定的眼神唱著「向前走」,整個社會都抬頭仰望著天空、想著「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火車漸漸在起走,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
親愛的父母再會吧!鬥陣的朋友告辭啦!
我欲來去臺北打拚,聽人講啥米好康的攏在那。
朋友笑我是愛作暝夢的憨子,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
親愛的父母再會吧!鬥陣的朋友告辭啦!
我欲來去臺北打拚,聽人講啥米好康的攏在那。
朋友笑我是愛作暝夢的憨子,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
一個穿著馬甲的金髮女子,給了男子一張進入美國夢的入場券,代價是必須戴上面具、捨棄過去的自己,必須被滴上滾燙的蠟油、歷經痛苦的折磨,必須吃下聖體喝下聖血、全心全意為夢想奉獻。你,願意嗎?
OH…再會吧!OH…啥米攏不驚!OH…再會吧!OH…向前走!
讓我們甘願犧牲而無所畏懼的夢想到底是什麼?成為大家所認為你應該要成為的人。
你應該要成為一個成績名列前茅的好學生,你應該要成為一個備受尊敬年薪百萬的大律師、大醫生,你應該要成為眾所矚目、耀眼發光的大明星,別人會的、你都會,別人不會的、你還是會,大家認為你應該要成為能光耀門楣的人,這就是你的夢想。麥當勞叔叔為了夢想,每天練習微笑的弧度、練習揮手的幅度,每天穿上鮮豔的黃紅制服、套上紅白條紋的長靴,大家認為麥當勞叔叔應該要成為一個帶來歡樂的人,所以他每天練習「歡樂」的樣子。
讓我們甘願犧牲而無所畏懼的夢想到底是什麼?達到這個社會所定下的那些目標。
一天吃五種蔬果、一週看三本書、七點起床十點睡覺、一週運動三次一次三十分鐘、半年洗一次牙、一年一次健康檢查、一天喝一杯咖啡… …,考試考到100分、年度考績拿甲等、30歲前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35歲前在臺北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40歲前環遊世界…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夢想竟變成可以量化的數字?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夢想竟變得如此地一致?
車站一站一站過去啦,風景一幕一幕親像電影。
把自己當作是男主角來扮,雲遊四海可比是小飛俠。
不管是幼稚也是樂觀,後果若按怎自己就來擔。
原諒不孝的子兒吧,趁我還少年趕緊來打拚。
把自己當作是男主角來扮,雲遊四海可比是小飛俠。
不管是幼稚也是樂觀,後果若按怎自己就來擔。
原諒不孝的子兒吧,趁我還少年趕緊來打拚。
在一致的夢想底下,我們擁有了一致的生活。大賣場的保險套推銷員,推銷臺詞講得口沫橫飛,不吃螺絲、不結巴,「不溼不黏不沾手的美國夢保險套、美國夢保險套,買兩盒送一盒、買兩盒送一盒,A condom a day, keep children away…」,她的聲音就像是郵局裡叫著號碼的語音機器;便利超商的店員聽到第一聲「叮咚」說著「歡迎光臨」、聽到第二聲「叮咚」說著「謝謝光臨」,「叮咚!」「歡迎光臨!」「叮咚!」「謝謝光臨!」「叮咚!」「歡迎光臨!」「叮咚!」「謝謝光臨!」… …。在一致的生活底下,我們變成了一致的人,說著一致的沒有聲調的話語、做著一致的不帶感情的動作。
臺北臺北臺北車頭到了啦!欲下車的旅客請趕緊下車!
頭前是現代的臺北車頭,我的理想和希望攏在這。
一棟一棟的高樓大廈,不知有住多少像我這種的憨子。
卡早聽人唱臺北不是我的家,但是我一點嘛攏無感覺。
頭前是現代的臺北車頭,我的理想和希望攏在這。
一棟一棟的高樓大廈,不知有住多少像我這種的憨子。
卡早聽人唱臺北不是我的家,但是我一點嘛攏無感覺。
「你不是你所以為的,你是你所希望的。」達到了你所希望的、或者說大家所希望的,然後呢?曾經風光一時的流行音樂巨星,現在卻在地上如毛毛蟲般蠕動,手放胯下的招牌動作,如今顯得可笑又畸形;漢堡薯條是麥當勞叔叔最大的驕傲,現在卻成為他食不下嚥的痛苦。這些現實這個社會都沒有說,所以我們繼續向上仰望、繼續為了夢想犧牲,渴望自己成為成功所欽點到的那一個,繼續唱著「向前走」。
OH…啥米攏不驚!OH…向前走!
整個世界是一個充滿夢想的美國夢工廠,我們是工廠製造出來的… …機器人。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迴響﹞夢想 其實很容易破碎
本文轉載自My plus加分誌
週末假日午後,天色昏暗,細雨陣陣。座落牯嶺街,一幢仿西洋建築的百年古蹟裡,正 搬演著一段段虛實交錯的人生夢想。那是再拒劇團,今年春天最新力作─《美國夢工廠》,小編在看過myplUs介紹後,好不容易等到月底和朋友去看戲。
充滿美國次文化風格的舞台設計,搭配著忽明忽滅的燈光與電視機畫面所出現 Nirvana主唱Cobain嘶哄吶喊的聲音,最後往天空丟擲電吉他,作為表演的開場,也宣告了此時此刻將重演複製我們所謂的美國夢。
從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麥當勞叔叔、Michael Jackson、瑪丹娜到Lady GaGa。
週末假日午後,天色昏暗,細雨陣陣。座落牯嶺街,一幢仿西洋建築的百年古蹟裡,正 搬演著一段段虛實交錯的人生夢想。那是再拒劇團,今年春天最新力作─《美國夢工廠》,小編在看過myplUs介紹後,好不容易等到月底和朋友去看戲。
充滿美國次文化風格的舞台設計,搭配著忽明忽滅的燈光與電視機畫面所出現 Nirvana主唱Cobain嘶哄吶喊的聲音,最後往天空丟擲電吉他,作為表演的開場,也宣告了此時此刻將重演複製我們所謂的美國夢。
從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麥當勞叔叔、Michael Jackson、瑪丹娜到Lady GaGa。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迴響﹞於是踩著別人夢想的屍身往上爬行
文,圖/電子羊壹貳柒
站台/not so lonely|電子羊不寂寞
站台/not so lonely|電子羊不寂寞
寥復於始、卻連那最初都要忘了。
記:再拒劇團《美國夢工廠》觀後
---
每當我聽見,或者看見那樣開心、美好、狀似無憂無慮的作品時,都會因為那樣的快樂被感染的想要哭泣。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迴響﹞【爆告】我夢見了一個夢
文/冰禽
站台/拒絕萎縮的藍哀星
工業革命之後進入大量生產的時代,數量決定一切,資產決定一切,或者說,我們的一切被決定在這個不斷複製貼上的社會。每個人擁有的東西越來越相似,彷如只要擁有眾人所擁有的事物,就會變成眾人所愛。
我們永遠都在希望成為某個遙不可及的……
夢。
舞台的設計令人印象深刻,各式各樣的偽裝招牌──例如,用Google色彩和字型寫著的「Happy」。三個電視螢幕再加上牆壁上的大型投影,同時都播放著Nirvana樂團的LIVE,主唱Kurt cobain的金髮配上紫色的燈光讓整個感官都被刺綻。四個演員一個一個出現,都盯著螢幕看,手不自覺的往上伸展,像是被某種力量指引似的,但又瞬間被自己的另一隻手扯回。
這齣戲用了大量的節奏和漸層,我們看著演員的動作越來越激烈,摔吉他的畫面不斷重複,到了最後成為一種預兆性的白熾光芒,而這種力量同時在耳裡化為巨大的音牆。
這齣戲有四個代表性的人物扮裝,第一個出線的是Lady GaGa,她彷如祭壇的祭司,透過某種暴烈(性虐待的手法)卻有宗教意味的儀式帶領平凡人走入美國夢之中,美國夢就是,你幻想你在一個全新的地方有一個全新的生活,甚至有一個全新的身分……Lady GaGa替凡人戴上了Andy Warhol的面具。
Andy Warhol不只是一個名人,還是一個足以代表二十世紀的符號性人物,他曾預言:「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在達達主義反對藝術商業化時,他反其道而行,往關鍵字「數量」和「複製」前進。
他有一個作品是在美金鈔票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只不過是簽上Andy Warhol,那張鈔票的價值瞬間爆漲原本幣值的許多倍。
價值取決於他是誰的替身,而不是他的本身。
戲的分場是用專輯的Track來做區分,第一首、第二首……真的很有在「經歷」一張概念專輯的味道。最喜歡的場次是「麥叔叔的早上」和「麥叔叔的夜晚」,麥叔叔就是麥當勞叔叔,也是第三個扮裝人物。他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刷牙和練習他的笑容(連自己的笑容和姿勢都要練習,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打開電視裡頭播的是迪士尼卡通,他所有代表歡樂與夢想的事物當中,他偶爾會覺得有點悲傷,但沒關係,他可以戴上他的麥當勞面具繼續下去──這是早上。
延續這個早晨,我們繼續「夢想」,於是出現了「推銷員之夢」,看到推銷員之夢這個名詞,馬上聯想到「推銷員之死」,哈姆雷特說:「經由對抗來結束一切?死去——睡去…」兩者唯一的不同只有,睡去還有夢的存在。
我們如果不願面對現實,只有兩種路可以選擇,而大部分的人選擇做夢,以一種不清醒的態度面對這個世界,或者說,活在自己以為的夢裡。
推銷員之夢這一場的戲我非常喜歡,地點是在大賣場,美國夢工廠的推銷員在販售保險套,以一種非常熟練的方式──「一盒五片裝,三盒十五片,不濕不黏不沾手……」,那種態度可以說是漠然。當推銷員將麥克風當作示範工具要把保險套套上去時,有個路人看不下去了前來勸說,「這麼年輕怎麼在做這種事呢?」推銷員這個職業頓時變成羞慚與不可見光的。此時旁邊有一個在旁觀看很久的路人上去嗆聲,還抱了一下推銷員說「好了,沒事了,你做的很好。」
經歷這一場對嗆之後,推銷員繼續工作,但是對於自己在做的事情已經參入他人的意識,推銷員進入一種痛苦的膠著當中,她百般無聊地拿起保險套想當氣球吹,吹不起來,幫她嗆聲的路人上場替她吹起了氣球,她於是與這顆氣球在場上玩了起來,突然,她發現,那顆氣球將她慢慢帶離了地板,這個場景解了第一景四個演員的手被奇怪力量拖住的謎題,原來是夢,是夢想的力量扯著人走,推銷員跟著她的夢飄走了,而其它人還在掙扎。
音樂性與節奏性運用巧妙的地方還有便利商店一景,店員不斷重複的動作和話語(拖地、搬運、自動門音樂響起時說歡迎光臨……)讓世界陷入一個無限跳針的迴圈之中,突然有一個店員驚覺這種情況,想停止眾人的機械性動作,卻沒辦法,只能被拖入這種強迫性的秩序當中。
有一個場次讓我渾身發顫,三個演員站在麥克風前,將人類的生活數據化,以強烈的節奏性與緊湊感交連說出,「一天吃三頓飯,喝一千C.C的水……」同時也投影出大量的數字在牆上,彷彿人類的一切都在這之中了。
他們說:你希望成為你所以為的。
林強的<向前走>一曲也非常有趣,尤其是突然的停頓與燈光,那種強而有力的動作與聲光效果,非常有過去時代振奮人民同胞精神的一種論調:簡單、理想、力量。
向前走之後是倫敦夢,這場讓我的情緒崩潰不能自己,場很簡單,只有一個人和一個公共電話,她從倫敦打電話回家,接電話的是爸爸,她想要跟父親要十萬塊,即使畢業了她還想在倫敦拚拚看。我在這場看到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掙扎,想起自己之前打電話回家請母親匯款時的情境,強烈的歉疚感湧上心頭,明明這麼久不回家了,偶爾打電話回去竟然是要錢。
我想起前面的場次,林強的<向前走>唱到:「原諒不孝的子兒吧 趁我還少年趕緊來打拼」
因為我們還年輕,還活在自己為自己創造的神話之中,我們認為,總有一天我們能達成夢想,完成神話。
我們以為。
接下來的場次第四個扮裝人物出場了,是麥可傑克森,但他出場時並沒有超級巨星的架勢,而是躺在地上宛如一個嬰兒。他搖搖晃晃站不起身;他在地上艱苦地跳著他最擅長的舞步;他靠著牆站起試圖走路……然後,又跌落在地。
我自己的解讀是:麥可傑克森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但這個神話對他自己來說,又是如何脆弱?或者說,我們所相信的神話只不過是他這個人的某一個片段,最真實的他也許還在希望成為他所以為的。
再來要講到麥叔叔的晚上了。他上班回來,換掉裝扮,打開電視,打開自己的晚餐──漢堡,他明顯對漢堡感到厭惡(搞不好這已經是他第八百個漢堡晚餐了),但他仍開始食用了,他邊看CNN邊小口的吃,轉了台之後是一段剪接影片,出現各式各樣的工廠,旁白是在講述美國夢工廠的發展。麥叔叔開始反胃,他先吐出一點,但又吃了回去,越吐越多,但還是想辦法再吃回去,他如此痛苦,而影片繼續播放,這讓我覺得──我們為了完成所謂的「夢想」,而強迫自己去執行重複的、無趣的、痛苦的步驟,更可怕的是,那個「夢想」也許其實都是別人的夢想。
I Dream a Dream.
人總是把夢加在其他人身上。
接下來的場次讓我覺得有點可惜,畫面是四個演員扮裝出場,麥叔叔、Lady GaGa、Andy Warhol、麥可傑克森,他們如蟲般四隻撐地在舞臺上行動,此時緩緩降下一個夾娃娃機的夾子,這個意象飽滿極了!讓我非常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是後面的處理讓我期待落空,夾子只是越落越下,導演為了表現所有人都渴望被夾到,成為那萬中選一的一個,讓四個演員互相牽制、壓疊,但是畫面太混亂,每個人的意圖不明顯,讓這個場次的收尾非常空虛。
但還好真正結尾的部份非常棒。所有螢幕都是金恩博士的「I have a dream.」演說,一開場裝成Andy Warhol的平凡人上場,開始著裝成為太空人,畫面進行實金恩博士的演說被各式各樣的畫面切割,許多廣告,與持續進行的火箭發射倒數,到最後I have a dream的部份不斷跳針,Dream就像火箭倒數的數字般每一次就讓人朝太空更近一點,舞台後門打開,乾冰噴出,太空人走進未知的旅程中,而火箭發射 ──
一支吉他從天上掉了下來。
我覺得,那是Kurt cobain對這個世界的吶喊。
那是一個驚嘆號,或者,一個問號。
附上Nirvana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迴響﹞美國夢工廠-走出屬於自己的夢.....
文/鄭紓紓
站台/給我一些鼓勵,讓我有說下去的勇氣
晚上19:30
我一個人前往牯嶺街小劇場
獨自去觀賞再拒劇團-【美國夢工廠】
一開始只是走在校園的小角落
無意間看見【美國夢工廠】海報
就被吸引逗留了數十秒
後來,開始詢問劇場科的同學是否可以幫忙訂票
沒想到他們有要一起訂購,所以我就一起搭便車了
看完演出
還是意猶未盡的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回味著每個不同的片段
好多小片段都突然往我心用力震一下
當電視螢幕內每一個人說著:
我想要成為...........
我的夢想是.............
宛如初衷喚醒我的內心深處
喚醒一個人離開他鄉來到台北的目的
喚醒那被忘卻許多的聲音
原來 聆聽那麼的重要
站台/給我一些鼓勵,讓我有說下去的勇氣
晚上19:30
我一個人前往牯嶺街小劇場
獨自去觀賞再拒劇團-【美國夢工廠】
一開始只是走在校園的小角落
無意間看見【美國夢工廠】海報
就被吸引逗留了數十秒
後來,開始詢問劇場科的同學是否可以幫忙訂票
沒想到他們有要一起訂購,所以我就一起搭便車了
看完演出
還是意猶未盡的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回味著每個不同的片段
好多小片段都突然往我心用力震一下
當電視螢幕內每一個人說著:
我想要成為...........
我的夢想是.............
宛如初衷喚醒我的內心深處
喚醒一個人離開他鄉來到台北的目的
喚醒那被忘卻許多的聲音
原來 聆聽那麼的重要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劇評﹞再拒劇團:美國夢工廠
文/JimmyBlanca
站台/La casa de JimmyBlanca
時間:2010.5.22 7: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名稱:再拒劇團 美國夢工廠
星期六的下午,獨自一人坐在前往台北的車上,看著筆記本裡所記的一星期前的整排內容,腦袋裡翻攪著許多的想法,等待著晚上的演出能再給我些什麼?
劇場裡掛著由幾個知名美國品牌所轉化的垂掛招牌:Happy (Google)、Joyful (Intel)、 Pleasure (Coca Cola)、 Angry (Pepsi),皆是情緒的形容詞。地上擺放著兩部電視機,一正一倒放,舞台底部還有個螢幕鑲嵌在牆上,播送的內容應是80年代後的搖滾舞台。燈光灰暗,有時間差的走進了三名演員,看著螢幕,右手不自覺地向上延伸,好似想搆著些什麼,卻被左手打掉,再向上延伸、再打掉。接著,三個人像是要衝破什麼似的,身體用力的抽動、扭曲,場上的氣氛顯得相當激動。一瞬,燈全亮,什麼事又都沒有發生。
一名金髮馬甲、戴著誇張眼鏡的女子走出,拿了一紙前往美國夢的門票給男子。蓋下手印,契約成立。準備脫胎換骨,舉行進入美國夢的成年儀式。戴上面具,自願被缚,被強迫餵下所謂的聖體與聖血,將蠟燭滴落的滾燙熱油,當作是自己甘於接受的歡欣眼淚。就是為了那美好的美國夢,拋下了過往的一切,捨棄了曾經的自己,「明天,我將會在一個新的城市醒來,擁有一個新的身分、新的性別,活下去,宛若處女。」
日安,新的一天開始。早晨總是這樣開始:醒來、轉開電視看Micky Mouse Show、刷牙、喝水、挑選著今天上班所要穿的衣服。麥當勞叔叔的扮演者,穿上了麥當勞叔叔的外衣 (或是外皮),裝扮成所認為的自己,練習所認為的自己應該要有的樣子,微笑的弧度、揮手的角度。然後驕傲的戴著面具,下巴抬高高的出門工作。雖然有時感到悲哀,但卻還是驕傲 (即便是可悲的驕傲),因為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 believe.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迴響﹞ American dream factory:但是,夢醒之後該如何是好?
文/艾薇
站台/where is here?
牯嶺街小劇場
很小,進入鐵門的另一邊
是Kurt Corbain遺留下的影像在牆上無聲吶喊著
觀眾隱隱的有些騷動
也許座位擁擠之下情緒反而容易入戲
美國夢工廠說的是在以物質為夢想基礎的"美國夢"美好幻象之下
人們在當中到底追尋著甚麼樣的夢?那個夢到底是甚麼?
You're what you want.
你就是你想成為的那樣
但是你想成為甚麼呢?
一星期要去一次健身房
每個月繳一次帳單
一天不能超過2杯咖啡
數字的制約
將自己變成一部機器
將自己的夢想變成潮流下的夢想
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不知道有多少夢想是被物質迷思制約住了
站台/where is here?
牯嶺街小劇場
很小,進入鐵門的另一邊
是Kurt Corbain遺留下的影像在牆上無聲吶喊著
觀眾隱隱的有些騷動
也許座位擁擠之下情緒反而容易入戲
美國夢工廠說的是在以物質為夢想基礎的"美國夢"美好幻象之下
人們在當中到底追尋著甚麼樣的夢?那個夢到底是甚麼?
You're what you want.
你就是你想成為的那樣
但是你想成為甚麼呢?
一星期要去一次健身房
每個月繳一次帳單
一天不能超過2杯咖啡
數字的制約
將自己變成一部機器
將自己的夢想變成潮流下的夢想
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不知道有多少夢想是被物質迷思制約住了
﹝迴響﹞ 親愛的我用這篇心得感想感謝你的推薦—【美國夢工廠】
文/Kuma
站台/熊出沒注意
第一次認識「再拒劇團」,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光聽團名就感覺親切到讓我想去支持他們了,我想他們所要傳達的,一定會是我能心領神會的。團長本身是七年級生前段班,團員們也全都是被台灣社會指稱為「草莓族」的七年級生,由他們來演繹【美國夢工廠】這部戲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美國夢工廠】是ㄧ個關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與他們的夢想的故事。不論是從前或現在以及不論世界各地,人們打從出生以來,腦袋就被灌輸了這一生都得要努力向上,以求衣食無虞、有名有利的生活。19世紀以來,由於工商業發展的關係,使得許多中下階級的平民百姓也有了社會地位得以爬升的機會,於是大家開始相信不論性別、種族、階級地位,人人皆有做「美國夢」的權利。「美國夢」是普遍存在於社會的信仰,台灣的上一代也抱持著這樣的想法,相信勤奮努力終究會走向成功,他們也這麼期許著他們的孩子,也就是我們這ㄧ代的年輕人。年輕人當然也有夢,但相較於上ㄧ代制式化—人人皆追求有房、有車、有社會地位—的夢想,我們更傾心於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站台/熊出沒注意
第一次認識「再拒劇團」,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光聽團名就感覺親切到讓我想去支持他們了,我想他們所要傳達的,一定會是我能心領神會的。團長本身是七年級生前段班,團員們也全都是被台灣社會指稱為「草莓族」的七年級生,由他們來演繹【美國夢工廠】這部戲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美國夢工廠】是ㄧ個關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與他們的夢想的故事。不論是從前或現在以及不論世界各地,人們打從出生以來,腦袋就被灌輸了這一生都得要努力向上,以求衣食無虞、有名有利的生活。19世紀以來,由於工商業發展的關係,使得許多中下階級的平民百姓也有了社會地位得以爬升的機會,於是大家開始相信不論性別、種族、階級地位,人人皆有做「美國夢」的權利。「美國夢」是普遍存在於社會的信仰,台灣的上一代也抱持著這樣的想法,相信勤奮努力終究會走向成功,他們也這麼期許著他們的孩子,也就是我們這ㄧ代的年輕人。年輕人當然也有夢,但相較於上ㄧ代制式化—人人皆追求有房、有車、有社會地位—的夢想,我們更傾心於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