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迴響﹞ 親愛的我用這篇心得感想感謝你的推薦—【美國夢工廠】

文/Kuma
站台/熊出沒注意

第一次認識「再拒劇團」,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光聽團名就感覺親切到讓我想去支持他們了,我想他們所要傳達的,一定會是我能心領神會的。團長本身是七年級生前段班,團員們也全都是被台灣社會指稱為「草莓族」的七年級生,由他們來演繹【美國夢工廠】這部戲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美國夢工廠】是ㄧ個關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與他們的夢想的故事。不論是從前或現在以及不論世界各地,人們打從出生以來,腦袋就被灌輸了這一生都得要努力向上,以求衣食無虞、有名有利的生活。19世紀以來,由於工商業發展的關係,使得許多中下階級的平民百姓也有了社會地位得以爬升的機會,於是大家開始相信不論性別、種族、階級地位,人人皆有做「美國夢」的權利。「美國夢」是普遍存在於社會的信仰,台灣的上一代也抱持著這樣的想法,相信勤奮努力終究會走向成功,他們也這麼期許著他們的孩子,也就是我們這ㄧ代的年輕人。年輕人當然也有夢,但相較於上ㄧ代制式化—人人皆追求有房、有車、有社會地位—的夢想,我們更傾心於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序幕以祭典般的儀式作為開場,演員們各個痛苦不堪,肢體扭動,表情更是苦悶,但是大家都盲目的相信著明天會更好,於是新的ㄧ天終將會在痛苦的夜晚過後展開,日復一日,大家都盲目的如此催眠自己。整齣戲中只有兩男兩女共四個演員,在每ㄧ幕中,他們有時各自是主角與配角、有時互無關連、有時又彼此相關,有時候甚至又跳脫出所有角色,像是演講者般,對觀眾們傳達著一些話。有趣的是導演安排他們各自扮演了ㄧ個足以展現現代社會價值的角色—女神卡卡、麥當勞叔叔、安迪沃荷、麥可傑克森,這些代表人物都和資本主義興起相關,我們或多或少都受他們成功的前例影響,像是被他們激勵了一般,努力追求著夢想,然而真正能成功的又有多少人?帶著面具的他們,就像是這ㄧ代年輕人,掩飾自我,做著不是自己想做的工作,說是努力為追求夢想做準備,實則是在做後失去了真正的自己而不自知。上ㄧ代將他們的價值觀投射在我們身上,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上司希望下屬能盡本份幫公司賺錢,然而,年輕族群對成功的定義卻與他們大相徑庭。

我們不再定義賺大錢是唯一的成功,就像我深知父母從我小的時候就一直殷切期盼著我能讀好書、上好的學校、取得高學位、進入優秀的公司,這是他們的「美國夢」,不是我要的。要談我的夢想的話,也許只是開ㄧ家咖啡廳、或是出ㄧ本書這樣簡單卻又不簡單的事,在我們心目中,那些代表了自我的夢想有意義極了,但在大人眼中只代表了眼光短淺吧。

於是,在這樣壓迫的環境下,年輕人追求展現自我的夢被扭曲變形,日復一日,被迫無意識的重複著相同的動作,台上的演員們沒有靈魂也沒有意識的不斷的做著一樣的事,當其中有人醒了過來,想要阻止如空殼般的夥伴們做著機械式的活動,卻怎麼也阻止不了,於是他害怕的想逃,開始奔跑,越跑越快,最終畫面結束於ㄧ聲崩潰狂吼與黑暗。在黑暗中我也跟著害怕了,也許我也毫無意識的正在重複著相同舉動而不自知,如演員ㄧ般沒有生氣,這樣不就愧對於我生為人、也愧對於身體裡那顆日夜努力跳動著的心臟了嗎?

整部戲中我最喜歡的ㄧ幕,是演員們用嚴厲的口吻,訴說教條般的,直視著我們,說出了ㄧ個又ㄧ個的數字:諸如多久ㄧ次健康檢查、記得要打幾通電話回家、三餐飯後吃幾包藥、要上幾次健身房、要繳的費有多少跟多少跟多少...我們的生命被ㄧ個又ㄧ個這樣的數字規範綑綁,都是自己給的,雖然說一切都是為了調整自己,往心中理想的自己前進,但往往生命也因此而受限了。日子過久了,連自己到底想成為怎樣的人都搞不清楚了。「你不是你所以為的那種人,你是你所希望的那種人。」這句台詞深深的烙印在我腦海,面對著ㄧ臉嚴肅的演員,我彷彿是被他們斥責了,他們講的越是激動,我越是無從反駁而默認而難過。

真的,常常我會定義自己是個怎樣的人,用ㄧ些形容詞或是句子,然後心滿意足自己是那樣的人。殊不知,我可能根本還沒成為那樣的人,一切都是自我催眠,其實那仍只是ㄧ個我還沒追到的夢罷了。或者更慘,成為了不是自己的人。

ㄧ幕ㄧ幕都圍繞著這樣給人頗有壓力的主題之下而展開,導演的表達手法很特別,在整部戲中,沒有誰才是真正的主角,每ㄧ幕都看似分離,實則是結合了每ㄧ個角色的故事,環環相扣成人們的ㄧ天。我在當中看見自己的影子,相信其它觀眾也都會心有戚戚焉於某些片段。音響傳來震耳欲聾的音樂,在我耳中聽起來是感性的也是冰冷的,略帶了電子與搖滾,就好像這ㄧ代的我們,冷漠的看待這個世界,但心中卻也是充滿熱情的。那樣冷暖皆有的感覺彷彿也在描述著人人懷抱著夢想到大城市—如美國、倫敦、台北—打拼,卻不順遂的失落之感。戲中獨樹ㄧ格的配樂是改編過後的歌手林強的「向前走」這首老歌,歌裡所詮釋的是上ㄧ代所謂的生活、夢想與成功,台上隨音樂演戲與舞動的演員,彷彿正透過音樂,與上ㄧ代的大人們溝通與對話。



果然年輕的劇團才懂得年輕人的想法,散場時我發現附近的某位阿姨似乎不是很懂整部戲所表達的,可能年輕人的想法對她來說還是太模糊了,就如同我媽依舊不懂為什麼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比拿到好成績重要多了。舞台中的電視裡播放著街訪影片,訪問路人們的夢想是什麼?又想成為什麼人?有人希望環遊世界,有人想成為攝影師,也有人想當總統,還有人説希望可以三十歲就去賣雞排。夢想是多麼可愛的東西,談論夢想是多麼快樂的事,無奈有太多現實因素讓追夢變的辛苦與不快樂。我們跟影片裡的人一樣,再平凡都有夢想,不管夢想是大是小,看到人們談論夢想總會讓我激動,因為有夢想真的好棒,我也為追求夢想所會遇到的種種挫折而激動而感到難過。

「再拒劇團」團長黃思農説:「劇場是提問的地方,不是給答案的地方。」我十分認同而且也喜歡這樣的說法。不同於傳統戲劇給我們整個故事的始末來由,越來越多的戲劇不一定會在劇末做總結會給予答案,而是留ㄧ些空白給觀眾,讓觀眾去體會,融合各自的生活經驗之後,每個人所感受的也會有所差別,感觸也會更多。另外,容易讓人感同身受也可能是因為演出場地的關係,不同於國家戲劇廳那類型的大型表演場,小劇場的空間小,與觀眾的距離近,觀眾可以把演員的一舉一動盡收點底也比較不容易分心,觀戲的感受當然也較大廳院的演出更強烈了,在看過幾次小劇場的戲劇表演之後,我就深深愛上那種彷彿演出者正直接與我對話的氛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